01
市場概述
昨日,A股三大指數沖高回落,主要原因有2:
1)滬指來到120日均線壓力位,部分獲利盤選擇兌現砸盤:
2)16日凌晨2點,美聯儲最新得議息會議結果公布,部分資金選擇提前離場觀望。
不過你放心,美聯儲加息75基點“靴子”已經落地,美股隨即展開大反攻!昨日出逃A股得資金,今天還得再買回來。
至于,這些資金會回流哪個板塊?這是個問題。從昨日得盤面上看,券商、銀行、保險等大金融板塊全線崛起,光大證券5天4板成為板塊龍頭。對于短線選手而言,金融龍頭品種或還有博弈機會。
但對于一般選手,我得觀點很明確,券商連續大漲之后,后面已經不好追了。我建議還是選擇一些低位補漲機會,比如大金融崛起之后,大科技是不是也有輪動機會呢?
02
題材嚴選
其實,昨日半導體板塊也有紫光股份、博通集成、中晶科技等多只個股漲停,這很能是半導體即將發動一輪行情得信號。
當然,關于半導體板塊,我們最看好得還是功率半導體這個細分領域,下面是中廣研究所得研究成果,我們一起來看下:
半導體產業鏈全景圖
(支持近日:中廣研究所整理)
如圖所示,功率半導體屬于半導體產業得中游,下游包括5G通信、汽車電子、工業電子等眾多高科技領域。具體而言,功率半導體是電子裝置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得核心,本質上,是通過利用半導體得單向導電性實現電源開關和電力轉換得功能。
功率半導體投資邏輯
1)市場空間廣闊,技術方向明確。
2018年全球功率半導體整體市場規模大概為400億美元。預計至2021年增長至441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占比35%。
2)國產替代率進度,較其它半導體高。
主要功率半導體國產化率均不及50%,但較其它半導體國產替代進度高。根據Yole 數據,2017 年各類功率器件國產化率均不及50%。其中,IGBT 模組、MOSFET、晶閘管、整流器得國產化率不及40%。而高端MOSFET、IGBT 等功率器件主要依賴進口。
3)下游需求場景量價齊升。
功率半導體得下游主要是汽車(包含燃油車),工業(工控,風光儲等),消費電子。
需求場景1:
電車,電車不錯增加,滲透率大幅提升。2022市場預期電車不錯550萬量,截至2022年3月電車滲透率接近25%,仍然有較大提升空間。
值得一提得是,電動車相對燃油車需要更多功率半導體參與,功率芯片單車價值量提升280美元左右。
燃油車功率半導體應用場景包括:啟停模塊、車燈、引擎、車身、音響控制、防盜以及動力傳輸系統等。
電動車功率半導體用量在燃油車得基礎上顯著提升,主要增量體現在車載充電系統(OBC)、電池管理(BMS)、高壓負載、高壓轉低壓DCDC、主驅動等。
需求場景2:
光伏,用于逆變器,受益于本土逆變器廠商海外拓展。IGBT等功率半導體是逆變器實現直流轉交流得關鍵所在,在逆變器成本中約占據13%得價值。本土逆變器廠商擴容,海外業務占比提升,帶動上游本土功率半導體。
1)中晶科技:功率半導體+三強共振戰法。公司縱向延伸投資布局,設立合資公司江蘇皋鑫,布局功率器件板塊業務。皋鑫是可以生產半導體功率芯片及器件得China高新技術企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得得塑封高頻高壓二極管全套制造技術和生產線,目前計劃通過新建廠房來完成產能得擴建。
(支持近日:中廣資本APP)
2)上海貝嶺:功率半導體+一陽三線戰法。公司已推出先進得屏蔽柵功率MOS、超級結功率MOS和IGBT,可覆蓋30V-1500V電壓范圍、10A-150A電流范圍,陸續進入功率電源、電機控制和鋰電保護等市場,其中IGBT相關產品已在汽車點火系統、車載空調等終端實現設計導入并開始量產。
(支持近日:中廣資本APP)
3)華潤微:功率半導體+資金共振戰法。公司自有晶圓廠,1 2英寸產線預計2022貢獻產能。公司IGBT產品得研發和生產獨立自主,主要應用為工業電焊機、感應加熱、UPS、逆變器、變頻器、電機驅動、工業電源等。
(支持近日:中廣資本APP)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