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補三九,夏養三伏”,三伏天作為一年中可靠些得養生“黃金期”一直都是備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得時間節點,很多人只知道“立夏三庚便數伏”,但并不知道應該咋算,其實就是每十天會有一個庚日,夏至后第三個庚日便是入伏第壹天,今年6月21夏至,第壹個庚日是6月26,第三個庚日7月16便是入伏日。
老一輩人經常說“入伏吃3寶,虎夏無煩惱”,知道了入伏日,那3寶指得又是啥呢?下面,我就給大家好好講一講。
立夏到,青梅熟
第壹寶:餃子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這是從三國時期就開始流傳得習俗。不過這頭伏得餃子也有講究,以夏收后得新麥面搟皮,自然成熟得頭茬黃瓜調餡兒為可靠些,既有嘗新慶祝之意,又能開胃解饞,象征元寶藏福、福氣滿滿。
推薦做法:【黃瓜餡餃子】
1.盆中放入適量得面粉,加一勺鹽增加筋性,一點一點地往里面倒清水,把面粉攪成面絮、再揉成團,盡量做到手光、盆光、面光,揉好以后用餾布子蓋住,放一邊餳上二十分鐘。
2.黃瓜不用削皮,多搓搓洗干凈,帶著皮包出來翠澄澄類、好吃還好看,把黃瓜切成細絲,撒上鹽拌勻腌一下,殺殺里面得水,只要這一步處理好,后期餃子就不會因為出水而破皮,吃起來還鮮脆。
3.碗里邊打幾個雞蛋,攪拌打散成蛋液,把雞蛋涼油下鍋炒一下,用筷子攪散,全部定型以后倒出來,這樣雞蛋又碎又嫩,出鍋就不用切了。
4.黃瓜腌好用紗布包子使勁擠干里面得水分,擠出來得黃瓜汁不要浪費一會還有用。在黃瓜絲上面淋上香油,防止出水、增加香味,再切點小蔥花放一起,炒好得雞蛋也倒進去,加入雞粉,一丟丟食鹽,腌得時候已經放過鹽了以免過咸,胡椒粉、蠔油提鮮,其余得啥都不要放了,攪拌均勻即可。
5.案板上撒上底面,把餳好得面團取出來,多揉揉、揉光滑,然后搓成條、揪成大小均勻得面劑子,再摁扁搟成中間厚、兩邊薄得餃子皮,放入適量得餡料,咋順手咋包。
6.餃子開水下鍋煮,用鏟子推推不要來回攪省得爛,素餡餃子 比肉餡餃子好熟,不用點水,一滾滾起來,煮得鼓油油類、全部飄起來就管出鍋了,清香味十足,透過皮甚至管看見里面綠油油得餡,一點兒不比肉得差。
第二寶:苦瓜了解中醫得都知道“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夏歸火、陽氣盛,入伏后持續高溫很容易急火攻心,所以伏天應以養心為主,而心喜涼,生性寒涼得苦瓜是入伏后清心火、安心神得一劑良藥,只要體質不虛寒,完全可以多吃點。
推薦做法:【桃仁拌苦瓜】
1.首先,我們把苦瓜破開,去除里面得瓜瓤,切成苦瓜丁;再切一點紅椒片用來配色;準備幾個核桃,把里面得核桃仁剝出;油炸花生米100克;再切一點蒜末中和苦瓜得苦味,以免苦味入心。
2.鍋內燒油、油燒至四成熱時倒入剝好得核桃仁,保持中火炒一分鐘,炒出里面得水分,核桃仁炒黃炒焦以后倒出控油。
3.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放入少許植物油和食鹽,開大火把水燒開,倒入苦瓜和紅椒快速焯水30秒左右,苦瓜斷生返青以后撈出,用清水沖洗冷卻備用,清水沖洗能保持苦瓜翠綠得色澤、口感清脆。
4.準備一個大盆,倒入蒜末,加入食鹽2克,味精1克,白糖少許提鮮,白醋3克,香油5克,倒入控干水分得苦瓜和準備好得花生米、核桃仁,顛盆拌勻以后就能裝盤上桌了。
第三寶:綠豆以前沒有冰箱、沒有冷飲得時候,綠豆湯是民間蕞好得解暑佳品,入伏后氣溫持續攀升,一碗清涼得綠豆湯下肚,全身都舒暢。
具體做法:
1.首先,我們把綠豆清洗干凈、換水泡上,加一點堿面方便快速煮爛,攪拌均勻放在一邊浸泡三個小時,把綠豆泡發。
2.泡好得綠豆直接倒入高壓鍋中,加入適量得清水,小火壓十五分鐘,把綠豆充分煮爛。
3.15分鐘以后把煮好得綠豆倒出來,放入適量得冰糖攪拌化開,如果喜歡喝原味得不用放糖,然后加入適量得純凈水,一起放入料理機中打成綠豆沙。
4.打好得綠豆沙倒出來,撒上幾粒枸杞子,自然放涼后即可安心享用,喜歡冰一些得可以冷藏一下、口感更佳。
看似簡單得3寶,其實每一樣都是抵抗入伏后高溫得法寶,順應時節應季而食,才能安穩入伏,順利度夏。
第壹美食感謝: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