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月11日電 (記者 馮志軍)記者11日從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19年甘肅通過緊盯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時段、重點因子,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重點治理燃煤、揚塵、機動車、工業企業,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空氣質量達到2016年以來最好水平。
據介紹,2019年甘肅空氣質量穩步改善。全省13個市州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省14個市州所在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3.1%,同比增加4.5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均下降,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空氣質量鞏固改善的年度目標任務。
過去一年,甘肅深入推進全省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整治“散亂污”企業781家。不斷強化散煤污染治理,完成城鄉居民取暖小火爐、土炕清潔能源改造40余萬戶。全面實施揚塵污染綜合管控,并提升大氣環境質量精細化管理水平,建成了14個市州所在地空氣質量微測網,實現了市縣區大氣監測全覆蓋。
圖為蘭州大氣組分超級監測站建設項目和大氣移動監測項目,旨在構建“地空天”全方位立體管控體系。(資料圖)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供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甘肅建成了由27臺先進的環境監測儀器組成,可監測上百種大氣污染物的蘭州大氣組分超級監測站,通過組分重構、PMF受體模型等技術手段分析大氣污染物來源,實現了蘭州主城區大氣污染的立體監測,開啟蘭州市“地空天”全方位立體管控的多層次綜合應用新時代,為蘭州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同時,蘭州市充分利用重點企業在線監控、城市網格化監測、揚塵智能監控、機動車尾氣遙感、航拍取證、秸稈焚燒遠程監控等技防新技術,探索開展走航雷達監測,全時段、全方位監控各類污染源,逐步實現了從“人防”向“技防”的轉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