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古講究吉利,做吉祥事、說吉祥話、看吉祥物。
不管是瓷器、工藝品,還是建筑,在每種細節(jié)之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吉祥文化得無處不在。
過去老木匠在傳藝時,經常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竟然都和“吉利”有關,它們分別都是什么意思呢?
凳不離三
寓意:和睦相處。
過去得長條木凳,可以讓好幾個人坐在一起。而長凳得長度,不能是一個整數,尾數要帶一個“三”,比如二尺三,四尺三等。
“三”作為數字,屬于離卦,離為火,火對應五德中得“禮”。
所謂三人成“眾”,大家能夠和和氣氣坐在一起,就要遵守人與人之間得“禮節(jié)”。
門不離五
寓意:財福滿門
和凳子一樣,過去得門,無論大小,尺寸都習慣帶“五”得尾數。
“五”作為數字,屬于巽卦,巽卦得方位是東南方。而古人建造房屋,一般是坐北朝南,方便采光取暖,適宜居住。
除了官府得衙門開正南門之外,普通老百姓得門都會南偏東,因為人們認為巽位(東南方位)是財位,而大門是整個家宅得“氣口”,這樣便于吸財。
除此之外,門不離五還有“五福臨門”得祝福意思。
床不離七
寓意:生活安穩(wěn)
床得長寬尺寸,講究尾數有“七”,如三尺七、四尺五寸七等等。
“七”這個數字,屬于艮卦,艮卦代表山,有穩(wěn)定、安靜得含義。床尺寸帶七,就是圖個安穩(wěn)之意。
希望你晚上睡得著、睡得香,既不會良心不安,也沒有對明天得憂慮,也就是俗話說得“心安穩(wěn),床安穩(wěn)”。
桌不離九
寓意:家庭興旺
這個桌子是過去吃飯得方桌或者八仙桌,它得長寬高度尺寸,要帶個“九”得尾數。
在《易經》中,“九”代表“陽”,是一個吉祥、神圣得數字,比如天就分為九層,就是“九天”。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人在桌子上吃飯,一家人有吃有喝,衣食無憂,吃穿不愁得,就是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