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月11日電 題:藏族動車司機洛松次仁的春運
作者魯丹陽 陳勇
1月10日9點59分,在青海省西寧高速場的站臺上,一名火車司機在寒風中朝西而立,敬禮迎接D8902次旅客列車緩緩駛入停車位。
他是今年40歲的藏族動車司機洛松次仁, 出生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左貢縣,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農牧民。
從1985年起,國家開辦內地西藏中學班,得益于國家的這一援藏政策的出臺,15歲的洛松次仁小學畢業,離開家鄉前往到湖北武漢免費讀初中。
也就在那時,他第一次坐火車,有了人生的第一個夢想:要當一名火車司機。
2003年,洛松次仁從云南昆明鐵路機械學校畢業后,來到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機務段,如愿成為了一名機車乘務員。
2014年12月,蘭新高鐵開通運營,青藏高原進入高鐵新時代。
2017年,洛松次仁經過嚴格的筆試和實作考試,成為全路唯一來自牧區的藏族動車司機。
10時02分,洛松次仁進入機車內,和上一班的司機辦理完了交接手續,開始檢查機車。
“雖然上一班的司機說了動車組列車一切正常,但是多年來養成了只要我擔當值乘任務,都要把機車檢查一遍的習慣。尤其是春運開始了,我操縱的又是動車組列車,速度快,拉著成千上萬名旅客,這可容不得半點馬虎。”洛松次仁說。
“車門關閉”“信號開放”“到點開車”……在標準的呼喚應答聲中,洛松次仁操縱D8903次旅客列車在10點20分駛向目的地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
西寧至門源全程155公里,沿途共有186架信號機,每遇一架信號機洛松次仁都要進行呼喚應答和手比、眼看。
每隔十秒鐘,洛松次仁要按壓無人警惕按鈕,途中遇到“檢”“鳴”字標,需要撥動風笛按鈕,途中還要檢查各種風壓、網壓表。
平均每五秒鐘,洛松次仁就要執行一個標準化作業動作。
“剛上班的時候,我跟著師傅張義民開的還是內燃機車,那時候內燃機車柴油機噪音很大,柴油味道很嗆人,機車內空間還特別小。”洛松次仁說,“2015年的時候,我開上了電力機車,空間大,噪音低,車上還有微波爐和衛生間。現在開上動車了,1小時40分鐘就能到甘肅蘭州。成為一名動車司機后,工資也漲了,我資助父母蓋了新房,自己也買了房子,等我拿到駕照,我還打算買一臺小汽車。”
如今,洛松次仁成了家鄉的驕傲,也成了同事們的榜樣。擁有13年駕齡的他已經駕駛過7種機型的機車,安全行駛70多萬公里。
12時07分,洛松次仁值乘D8904旅客列車從門源返回西寧。“每年春運,出行的旅客都很多。我希望我擔當的每一次值乘任務,都能把旅客平安、舒適地送達目的地。”洛松次仁說出了他在2020年春運中的愿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