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冷炎:梅賽德斯奔馳將在2022年之前每一個車型會有一款電動車 來源:電車匯
原標題:冷炎:梅賽德斯奔馳將在2022年之前每一個車型會有一款電動車
電車匯消息: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本次論壇以“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chuàng)新”為主題,繼續(xù)秉持“傳遞權威信息、廣泛展開討論、促進溝通合作”的目標,試圖幫助業(yè)界人士梳理分析產業(yè)形勢,探討及回應產業(yè)關切的問題,尋找今后3-5年產業(yè)調整的方向及路徑。
在分會場“第三屆中德汽車產業(yè)峰會”戴姆勒大中華區(qū)執(zhí)行副總裁冷炎表示,戴姆勒公司提出了“2039”的愿景。我們準備用20年的時間,就是到2039年實現所有汽車新汽車產品零排放。這一個愿景包括以下幾個時間節(jié)點:到2022年,在歐洲實現車輛生產碳綜合,在德國工廠使用的電力將百分之百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電動車型包括純電動和插電混合式動力的車型,將占據乘用車新車銷量份額的50%以上;到2039年,實現全部乘用車型碳中和。
以下為冷炎演講實錄:
尊敬的羅副司長、劉副秘書長、Winfried Horstmann司長、Klaus Bonhoff司長,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表示非常榮幸,再次受邀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舉辦的中德汽車產業(yè)峰會介紹戴姆勒在新的形勢下轉型的一些經驗或者探索。在此之前我想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去年我們最新的銷售數據。整個中國市場稍有下滑,但是戴姆勒的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中國首次突破70萬輛大關。這使得中國繼續(xù)保持在戴姆勒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超過第二名,美國和德國的總和。
今天我要講的是,目前在整個全球汽車行業(yè)面臨巨大的轉型變革的情況下,戴姆勒有什么舉措、有什么思考。現在大的轉型大家也都知道,前面提到“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lián)化、共享化)。我們對此有一系列的思考,我先放一小段短片,說明戴姆勒在轉型當中的一些想法。
我們戴姆勒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在轉型的時刻,我們不僅要做全球領先的高檔汽車生產商,我們還要成為優(yōu)秀的出行服務提供商,這個就是我們在轉型當中提出新的目標。
同時,戴姆勒公司提出了“2039”的愿景。我們準備用20年的時間,就是到2039年實現所有汽車新汽車產品零排放。這一個愿景包括以下幾個時間節(jié)點:到2022年,在歐洲實現車輛生產碳綜合,在德國工廠使用的電力將百分之百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電動車型包括純電動和插電混合式動力的車型,將占據乘用車新車銷量份額的50%以上;到2039年,實現全部乘用車型碳中和。
同時在具體措施電動化方面,戴姆勒公司將在全球范圍內投資100多億歐元,以保證剛才我們說的時間節(jié)點。2022年之前,梅賽德斯奔馳每一個車型會有一款電動車。
中國已經是戴姆勒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我們高度重視本土化電動車生產。我們去年11月正式在國內推出了首款在北京奔馳生產的純電動高檔SUV,叫做EQC。同時在去年11月廣州車展上,我們也和另外一個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全新一代騰勢純電和插電式混合動力SUV。
同時,我們不斷深化與本地伙伴的合作。包括和北汽,我們在北京,在國內最大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資170億元,打造了北京新能源汽車新的生產基地,同時建立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包括電池以及相關的研發(fā)生產能力。這個是在德國正式簽約新能源生產基地的協(xié)議,另外一個是和吉利,共同在華生產SMART純電動車,并從國內向全球出口。
我們在數字化領域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回到數字化,我們剛建立了一個56號工廠。56號工廠現在可以說是全球最智能化的生產線,不僅可以靈活生產不同車型,同時它是可以實現智能化、依托5G網絡的工業(yè)化4.0工廠。
剛才也提到了,下一個趨勢也包括了共享出行。我們在歐洲和寶馬共同成立了一個新的公司叫做NOW,這個公司為市場提供網約租賃以及共享車服務,總部是在柏林。在國內,在共享化方面我們也和吉利成立了新的合資公司,提供高端網約車服務叫做“耀出行”。2020年,“耀出行”運營將從杭州拓展至其它省市城市。
我們認為數字化為汽車智能網聯(lián)的開發(fā)是一個很關鍵的基礎,包括奔馳推出的第六代車聯(lián)網車型,可以人機對話。你說我冷了他就會自動調節(jié)溫度,你說我餓了旁邊就會出現很多不同的餐廳你可以選擇,這個是我們自己開發(fā)的,在國內市場投放的車型都已裝配,我們希望為新生代的客戶帶來全新的數字化體驗。
剛才還講到一個自動駕駛,智能網聯(lián)也包括自動駕駛。自動駕駛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動駕駛需要通過場景不斷的應用來逐步進行完善。我們建議自動駕駛在場景應用方面及政策能夠進一步跟上,我們下一步將在CHINA EV100平臺上不斷進行新的探索。
我想在這介紹一下我們和博世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突破。
我們的自動代客泊車系統(tǒng)得到德國官方的正式認證。現在除了在斯圖加特奔馳博物館有展示以外,我們和博世還將在斯圖加特機場進行商業(yè)落地。全球第一個自動駕駛代客泊車場景應用屆時會商業(yè)化。這個是商業(yè)應用正式的量產,我們也希望以后在我們國內生產的電動車上面也能夠配套加上這個裝置。
下一步我要講汽車行業(yè)。現在我們國內由于政府大力扶持和支持,現在我們新能源汽車方面是全球領先的地位,但是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的發(fā)展可能還要有一些障礙還需要面對,這就是我們就下一步對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一些建議。
第一個,適當延續(xù)新能源汽車的激勵政策。如果在補貼退出以后,其他的如購置稅免稅,新能源汽車免費牌照等等,還可以繼續(xù)確保政策對進口車和國產車一視同仁,以保證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勢頭不受影響。
第二個,真正做到政策落實全國一致,取消地方保護。
第三個,真正讓市場決定技術指標,讓客戶來選擇所需要的技術路線和產品。
對于智能網聯(lián)下一步發(fā)展,我們非常高興中德之間簽訂了一個智能網聯(lián)備忘錄。這一政府間的合作平臺為企業(yè)下一步和國內相關企業(yè)的合作,打好了很扎實的基礎。但我們希望在智能網聯(lián)方面,包括高速公路測試,數據采集、傳輸、數據存儲等一些瓶頸得到解決。
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