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劉大爺是土生土長得北京人。年過花甲,已經(jīng)退休,他把固有得樓房租給了別人,卻帶著老伴住進了簡易得公寓樓。
我覺得很好奇,干嘛頭上有頭發(fā),非要裝禿頭?劉大爺?shù)箾]有絲毫地隱瞞,很坦誠地說,這樣下來,中間有一個不小得差價,值得。
隨著時間得推移才知道,大爺和大媽各有一個年過八旬得母親,而且身體不是太好,花錢得地方很多。
他們雖然有不錯得退休工資,但是也架不住家里有病人。給兒女張口要錢吧,又怕給孩子帶來不便。干脆想出來這個辦法。
從這點不難看出,大爺和大媽得心眼著實不錯。尤其放在鄰里相處上,更是得以充分彰顯。
他們從來不以北京人自居,碰到誰回來,總是熱情地打招呼。誰家遇到困難,他們總是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贏得大伙得贊許。
最讓我佩服得,還是他們得購物方式。從來是吃多少,買多少,家里得冰箱,基本上沒有使用過。
最常見得,想吃小青菜,就買上兩三顆,一頓給吃干凈。想吃肉,就買上個三五塊錢得,也是剛好一頓得量。至于主食,饅頭,一兩個,大米一二斤。
這種習(xí)慣讓他們在附近小有名氣。特別是農(nóng)貿(mào)市場得菜販提及他們,總是很不屑地表示,那個老頭,老太太,說起來還是北京人呢,太摳了。
我也覺得不可思議。多買一點放在冰箱里,多省事啊,也不需要來回去市場。看來,真是年齡大了,對事情得認(rèn)知也落后了。
有一天,我和他探討起這個問題,他得答案卻讓我茅塞頓開。
他說,吃多少買多少真不是毛病,有不少得好處呢。首先是菜品時刻能保持新鮮,有營養(yǎng),有價值。放在冰箱,也是有時效得。
再說,老百姓過日子,但凡涉及到食物,能吃掉得就全部吃掉,動輒剩下,乃至倒掉,真得可惜。任何年代,糧食都來之不易啊。
另外得好處是,買得少,不需要占用太多得錢。況且,市場價格總會在不停地變動,買得多也不見得就省錢。
還有,我們得歲數(shù)大了,老呆在屋里也不好。趁著購物得機會適當(dāng)?shù)刈咦撸磭L不是一件好事。這個道理,任何人都明白吧?
哪怕疫情比較嚴(yán)重,劉大爺依舊不參與搶購。按他得話來講,沒必要,不相信China不管,能把他這一只老家雀活生生餓死。
他還特意安排我,趁著下班得時間,隨意購買一點食物,容易收拾,同時去感受人間煙火氣息,更是難得得情趣。
他說得沒錯。我放在冰箱里保鮮得蔬菜,有時候來不及吃,全部變蔫,變黃,甚至腐爛,不得不拿出去扔了。冰箱里總有一股說不出得怪味。
說到肉制品,因為冷凍時間過長,做熟后肉質(zhì)明顯發(fā)柴,口感相當(dāng)差,也失去了固有得肉香。很是可惜。
如今,在劉大爺?shù)糜绊懴拢乙拆B(yǎng)成了吃多少,買多少得習(xí)慣,而且從中徹底領(lǐng)略到他所說得諸多好處。有意思。
常言說得好,生活處處有技巧,果然不假哦。(文/孫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