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星島日報》、大公文匯全媒體等港媒報道,香港元朗警區(qū)總督察(刑事)歐陽德10日晚會見媒體時表示,警方10日在天水圍嘉湖山莊賞湖居一帶拘捕4名男子,他們涉嫌在私家車裝假車牌并準備搶劫,被控串謀行劫、藏有攻擊性武器、無牌駕駛等5項罪名,警方不排除仍有人在逃。
報道稱,歐陽德表示,10日早上約9時30分,警方接獲報案稱,3至4名南亞裔人士正給一輛私家車裝車牌。警員到場后發(fā)現(xiàn)車輛前后都掛有假車牌,并在車上發(fā)現(xiàn)4人,年齡介于21歲至32歲之間,全部持有俗稱“行街紙”的臨時身份證明。他們報稱無業(yè),并非住在天水圍區(qū),其中1人有黑社會背景。
歐陽德稱,警方在私家車內及車輛后備箱搜出4把開山刀、口罩、手套及100條膠索帶,警方當場拘捕4人。調查后,懷疑涉案人士正計劃到附近商場一家找換店(提供貨幣兌換服務的店鋪)進行搶劫,一旦成功可能導致找換店數(shù)十萬或過百萬港元的損失。
歐陽德說,過去半年警方抽調大量警力處理示威游行中的違法暴力行為,但仍有決心處理涉及“揾快錢”等暴力罪案。
近段時間,香港金行、表行搶劫案等多發(fā)。香港“東網(wǎng)”11月曾報道,一名蘇姓(47歲)內地商人曾報案,稱其經(jīng)營的“外幣兌換店”在尖沙咀棉登徑近白蘭軒道被搶劫,嫌疑人以刀、木棍及疑似辣椒水襲擊兩名事主后,搶走了一個裝有1500萬港元現(xiàn)金的行李箱后逃走。
自“修例風波”以來,香港的爆竊、行劫及縱火等罪案有所上升,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表示,今年前11個月的罪案數(shù)字明顯大幅上升,由往年約3天一宗劫案上升至差不多隔日一宗劫案。李桂華稱,問題很大程度源于連月的暴力事件,不排除有匪徒見到警方忙于應付暴力事件,而趁火打劫。
香港警察公共關系科總警司郭嘉銓也曾表示,社會和平單靠警方并不足夠,要有賴各方面共同努力,呼吁市民與暴力說“不”,讓香港盡快回復奉公守法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