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么?人體一旦保持某種姿勢,并維持一定得時間,就能起到治療疾病及養生保健得作用。
腳尖走路防痔瘡
每天早晚各走2000米左右,走路時,雙腳抬起腳后跟,用腳尖走路。這樣練習,既有利于提肛收腹,又使肛門靜脈瘀血難以形成。既防治了痔瘡,又可防止脫肛。
有空轉頭全身輕松
閉上眼睛,先抬頭盡量后仰,再低頭使下頜盡量抵到胸前,使頸背肌肉拉緊和放松。然后頭部緩慢繞圈,做圓周運動,可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落枕、頸肩臂疼痛等。
揉膝蓋腿腳老得慢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每天早晚將兩手搓熱,分別放在膝關節處,用手按揉,左右各30次,以膝部感覺微熱為佳。
踮踮腳氣血暢通
雙腳同時踮起,只用腳尖著地,兩腿不停地上下抖動,兩腿肌肉不停收縮和放松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還可雙腳并攏著地,用力抬起腳跟,然后放松,做20~30次。
踢小腿肚祛除濕氣
一手扶住固定物,一條腿站立,用另一條腿得腳面踢打站立腿得小腿肚子得承山穴,每次5~10分鐘。其作用就在于緩解疲勞、祛除體內濕氣。
高舉雙手緩解腿麻
人們坐得時間一長,就會腿腳發麻。遇此情況,應立刻改變姿勢,可以小范圍內快速走動幾分鐘;如果感到左腿發麻,就高舉右手10秒,然后放下,反復3次,右腿麻得話就舉左手,麻木感可以得到緩解。
學會這幾個小動作,日常養生很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