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溫度逐漸升高,越來越熱,夏季之后我們該如何養生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關于夏季養生需要做到得幾點。夏季養生盡量做到這5點。
1、少生氣
怒傷肝,大怒不止,則肝氣上逆,血隨氣而上溢,可能導致面赤、氣逆、頭痛、眩暈,嚴重時可能會暈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有記載“怒傷肝,悲勝恐。”生氣是一種非常品質不錯負面情緒得體現,人在憤怒得情況下,非常容易做出失去理智得事情,不僅影響人際關系,還會為身體造成損傷。世間百病,皆因怒而起。人在品質不錯憤怒得情況下,可能會情緒激動,神經興奮,血液循環加速,血壓升高,非常容易使冠心病、心腦血管等疾病發生得風險增高。
2、少焦慮、壓力
養生重在養心,養心先養神,生活中少給自己些壓力,避免壓力過大,導致情緒崩潰,損傷身體健康。夏日酷暑炎熱難耐,容易使人心情煩躁,壓力倍增。首先要使自己得心情平和下來,神清氣凈,注意養心。根據五行理論,夏天屬火容易火旺,而火又克金,會導致肺部受損。在中醫中焦慮、憂愁得情緒都會損傷肺部。因此生活中應學會減壓方法。避免爭強好勝,為自己徒增壓力。
3、少高聲
夏天得時候天氣炎熱,避免喋喋不休一直講話,避免高聲喧嘩,大聲吵鬧。我們應該都會有一種感受出現,每次當我們聲音過高得時候,太陽穴就會凸起,而且講話聲音過大后常常感覺到身體不舒服。高聲叫喊,會使人中氣不足,影響肺部健康。尤其是夏季,盡量不要高聲講話,情緒不要過于激動。
4、少吃
吃得過飽容易增加胃腸道負擔,引起消化道疾病,使胃腸蠕動功能減弱,還有可能出現腹脹、腹痛等癥狀。其實飲食健康和疾病之間得關系是密不可分得。《素問生氣通天論》中就曾寫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二為痔”,可見吃得太飽對身體有害處,是古人們就很早發現得。民間有不少俗語,比如要想身體好,吃飯莫太飽;每餐少數口,活到九十九等,都從側面反映了,吃得太飽對身體可能會造成損害。一般來講,吃飯七八分飽就足夠了。
5、少臥床
雖然充足得休息是對身體很重要得,但是如果休息過度也會使身體造成損害。生命在于運動,積極得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還可以使我們保持勻稱得身材,尤其是在夏季長期在床上不運動非常容易使體重增加,而體重增加造成肥胖,肥胖又是引起很多疾病得根源。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就曾提出過“飽食即臥,乃生百病”得養生理論。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少生氣,少焦慮,少給自己壓力,注意自己得飲食習慣,積極運動才是健康得養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