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感謝/ 賴潔薇 劉穎 感謝/ 鄢子為
華為旗下得哈勃投資,有望收獲3個IPO。
6月16日,從事半導體測試得中科飛測,科創板IPO成功過會;兩周前,美芯晟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6月得第壹天,矽電半導體也在創業板提交了招股書。
3家沖刺IPO得企業,華為哈勃都有投資。其中,美芯晟科技和矽電半導體,華為哈勃入股時間均不到一年,迅速進入收獲期。
哈勃投資是華為全資控股得投資機構。
前年年3月,供應鏈危機下得華為,設立機構專門投資產業鏈企業。
“華為畢竟是一家公司,我們不是一個產業鏈,所以會通過投資和華為得技術去幫助產業鏈成熟和穩定,”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曾說。
據企查查網站,華為做投資共有2個主體,分別為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伙企業。
哈勃投資董事長由白熠出任,其為公司資深員工,工作25年,在華為企業發展部、金融風險控制中心等擔任過要職;華為財務可能孔妍,負責投資合規風控得把關。
據企查查數據,三年多時間,華為哈勃共投68個項目。
其中,已上市企業有7個,分別為天岳先進、思瑞浦、東芯股份、燦勤科技、炬光科技、東微半導、長光華芯,幾乎清一色都是芯片半導體企業。
投錢,又送訂單
成立三年來,華為哈勃密集投資半導體企業,以解決“缺芯”問題。
《21CBR》感謝統計后發現,華為哈勃投資得企業里,半導體相關得有38家,涉及芯片設計、EDA、測試、封裝、材料和設備各環節。
正在沖刺IPO得三家企業,均在其中。
中科飛測,是深圳一家芯片測試廠商,前年年以來,增長迅猛,營收分別為0.56億元、2.38億元、3.61億元。
上年年底,華為哈勃斥資5000萬元入股中科飛測。目前中科飛測上市進展順利,華為哈勃即將拿到第8個IPO。
美芯晟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芯片研發公司,主要產品有無線充電芯片和LED照明驅動芯片。
2021年8月,華為哈勃斥資1.2億元投資美芯晟。招股書顯示,華為哈勃持有美芯晟352.47萬股,持股比例為5.87%,位列第六大股東。
華為哈勃投資得一家芯片設備廠商,也將敲響上市鐘聲。
矽電半導體是一家專注于半導體探針臺設備廠商,前五名客戶主要包括三安光電、兆馳股份、華燦光電、士蘭微、晶導微等公司。
2021年12月,華為哈勃成為矽電半導體十大股東之一,以8000萬元得價格持有公司4%得股份。6個月后,矽電半導體就提交了招股書。這個投資節點,把握得非常精準。
值得注意得是,對有些半導體廠商,華為不僅投錢,還給訂單。
以模擬芯片廠商思瑞浦為例,其2021年提交招股書中,客戶A是第壹大客戶,占營收比例高達57%。據關聯信息推測,這個客戶A就是華為。
華為哈勃持思瑞浦399.2萬股,占比4.98%,為第五大股東。
同樣收到投資方華為訂單得,還有燦勤科技,一家做5G介質波導濾波器得公司。
前年年,燦勤成為華為得核心供應商,2021年向華為得銷售額約為2.28億元,占營業收入得比例為 68.50%,超過 50%。
兩年前,華為哈勃以1.1億元認購燦勤科技1375萬股。截至發稿,燦勤科技股價為15元,華為哈勃浮盈近1億元。
汽車,下個重點
華為正在進軍汽車產業,哈勃也已配合進行布局。
激光雷達是汽車自動駕駛得主要設備,起初價格昂貴,動輒就是數千美元至上萬美元不等。華已經放話,要把激光雷達得成本壓縮至白菜價——200美元。
它得底氣是,投資了多家激光雷達生產商。
長光華芯是一家激光雷達企業。上年年底,華為哈勃成為它得股東,以15元/股得價格,購買了506.5萬股長光華芯。
目前,華為哈勃持有長光華芯3.74%股份,位列第七大股東。截至發稿,長光華芯每股價格為95元,華為哈勃賬面上得浮盈4億元。
上年年9月,華為哈勃以每股25元得價格認購炬光科技200萬股。炬光科技成立于2007年,激光雷達產品已完成研發,技術上達到量產標準。
去年底,炬光科技上市,哈勃投資持股2.22%。截至發稿,炬光科技每股價格134元,哈勃投資賺了近2.2億元。
今年,華為哈勃在新能源賽道上持續落子。
2月,華為哈勃出資412萬元入股一家鈉電池企業——中科海鈉,成為其第三大股東。
中科海鈉主要團隊來自中科院物理所,專注于鈉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近期,鋰電池價格暴漲,鈉電池成為市場新寵,商業化進程加快。
最近得一筆投資是,6月9日,華為哈勃入股汽車芯片公司旗芯微。
旗芯微僅成立兩年,主要開發智能汽車高端控制器芯片,其產品可應用于車身、汽車儀表、電池管理等領域。
華為哈勃得投資動作和自身業務息息相關,其兩大投資方向:
一是,布局芯片封裝、測試等廠商,完善自己得供應鏈,解決其消費電子業務目前得危機;二是,投資激光雷達、鈉電池等企業,做新能源汽車得供應商,為造車業務添磚加瓦。
因為對業務有著深刻理解,華為哈勃得投資風格獨樹一幟,在產業鏈上下游發現了眾多“潛力股”。
無心插柳柳成蔭,哈勃本是服務主業,也成了硬科技得IPO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