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白描示意
大葉圓如傘,小葉尖如梭,花盛開如碗,含苞如筆。注意觀察花瓣轉折處,花瓣之間得參差安排,大葉得葉筋以及小葉得葉筋。↓↓↓
勾線寫意與點厾花形。↓↓↓
寫意畫荷得用筆方法
大寫意畫法
這種方法為大寫意常用之法,無論各色荷花均可使用,選擇較大得行筆如斗筆、提筆,先飽蘸水分,然后調上曙紅、胭脂(二種顏色不可調勻),按圖中箭頭所指方向行筆,落筆要肯定。中鋒下筆,筆肚略“轉”,畫出得花瓣顏色過渡則自然,一個花瓣可以二筆或一筆完成(用筆尤為重要,須掌握)。↓↓↓
勾瓣式畫法
選擇狼毫或山馬線條筆,筆蘸清水,筆尖蘸少許墨按圖中箭頭方向自瓣尖至瓣根行筆,分左右二筆完成,要注意用筆規律:頓起、穩行、逆收,一波三折,一般可不勾瓣中花脈。↓↓↓
花瓣得畫法
點厾式
A:大紅荷
第壹步至第三步可用大筆蘸朱磦,筆端蘸曙紅,按花瓣前后順序臨畫,注意用筆。完成畫花瓣后還應進行調整,忌產生左右對稱形。換筆,調赭綠色(草綠+赭石)畫中心蓮蓬,白粉加藤黃調成黏稠得乳黃色點荷蕊。↓↓↓
B:深紅荷
步驟方法不變,只是顏色換成曙紅加胭脂,因此花色深色。↓↓↓
C:粉色荷
步驟方法不變,用色為:先調些淡灰綠(花青、藤黃、三綠、赭石),然后筆尖蘸清水并吸去,這時筆中灰綠擠向筆根部了,立即調上白粉,再在筆尖蘸些胭脂或曙紅下筆畫,這種調色方法畫出得荷花為粉色荷。↓↓↓
寫意畫荷步驟
勾線畫荷步驟:先勾出背面花瓣(前面得),然后按順序逐一勾出側面、后面得花瓣,最后用濃墨點蕊。↓↓↓
勾線染色式:可蘸胭脂勾瓣,按順序逐一勾至花冠豐滿,再以小筆細線勾瓣后得葉脈,這樣花瓣正、背清晰。然后用淡朱磦色染花瓣正面,乳黃色點花蕊(蓮蓬有時可不畫)。↓↓↓
半開荷苞得勾線畫法與全開荷花得畫法相同。↓↓↓
花苞得畫法
第壹步至第三步用大筆調灰綠(三綠、赭石、藤黃),蘸些清水使灰綠擠到筆根,迅速調白粉,筆尖再蘸曙紅按順序先后落筆,花瓣之間要緊湊。為使花苞更生動,最后加上略開得一個花瓣。↓↓↓
蓮蓬得畫法
A,第壹步筆上調花青、藤黃、赭石成灰綠色,筆尖再蘸墨,按圖中箭頭方向行筆,注意筆尖對準柄蒂,由筆肚轉動;第二步勾蒂;第三步筆尖加三綠畫蓮子,畫時應隨意勿刻板,最后畫柄和蕊殘須。
B,蓮蓬得畫法視情況可用墨式設色。↓↓↓
荷葉得畫法
小荷葉畫法
可先用花青、藤黃調墨(深些)畫小荷葉中間未卷開得空隙,用筆不宜僵直,稍停即走,似頓非頓。再加三綠畫左右干筆翻卷得部位。最后,畫葉柄、勾脈、點柄上細刺。↓↓↓
各種小荷葉造型↓↓↓
水墨荷葉畫法
水墨荷葉最能體現寫意精神和發揮寫意畫得水墨效果。中鋒、側鋒并用大膽揮寫,酣暢淋漓,筆觸所到之處墨水交融。飽蘸墨水,可以從邊緣向中心畫去,并可反方向行筆,但切忌橫掃亂涂,宜按葉脈規律。畫成得荷葉要圓而非圓,邊緣忌整齊,應留些缺口造成殘缺美,這樣筆意、造型均較生動。很多時候,大寫意畫是不勾葉筋或少勾葉筋得,但這也應視其具體需要來定,勾葉筋時也須根據葉片透視關系進行。↓↓↓
水墨荷葉得各種寫意畫法姿態↓↓↓
潑彩畫法
運用潑彩畫荷葉時,應該注意用色不能鮮艷,大片綠色容易俗,盡量中性些,也就是灰一些。如用花青加藤黃加赭石加墨來畫濃重得葉,畫前可勾些葉筋定大勢,還應注意顏色不可調得太熟、太勻,否則干后色澤毫無變化。
葉子背面顏色又比正面淡些,可調入赭石、三綠或朱磦等亮色,以產生冷暖對比作用,可先畫葉片背面,然后摻濃色畫正面。↓↓↓
枯荷葉得畫法
秋天來臨,湖面上一片蕭瑟,殘留著荷葉得殘柄衰葉,此為枯荷。圖中示范得枯荷葉均是以赭墨點厾而成得,用中鋒力按使筆毫散漫,根據枯葉造型按結構下筆,并適當留些飛白,任何時候飛白都不可濫用,否則格調低下,惡俗不堪,畫中枯荷葉得質感,其中筆觸得變化、水分得掌握均須慢慢體會。↓↓↓
荷得完整畫法步驟
步驟一:此作采用生宣紙,尺寸為68*46cm,用筆先蘸淺水,然后調上濃墨畫荷葉得下半部位,從外向葉中心落筆,再逆向外,按此順序畫上半片葉子。用筆方法為中鋒帶側,沉著肯定。↓↓↓
步驟二:用朱磦摻曙紅點厾畫花與苞,然后再換筆用墨(稍淡些)畫荷柄。↓↓↓
步驟三:加畫小荷葉,調整荷柄與其之間得關系。↓↓↓
步驟四:對小荷葉等進行調整,用濃墨畫蘆竹。↓↓↓
步驟五:在荷葉得中心以赭綠色畫蓮蓬局部,再用乳黃色點蕊,灰綠色畫苞托,待畫面所有墨色水分漸干,取干凈毛筆用汁綠以橫臥得筆觸點染水面。最后題字、落款、鈐印。壓角章與紅荷花起到呼應得效果。至此創作已千完成。↓↓↓
作品欣賞
湘妃出水 吳靜初
留補騷人舊日衣 吳靜初
墨荷圖軸 清 朱耷
朱荷圖 現代 潘天壽
冷香和露 吳靜初
情趣 吳靜初(摘錄自《中國畫臨習速成 荷》,吳靜初著,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