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企業表面風光無限,背地里可能已經是“殘花敗柳”了。股民們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一顆“雷”。就連很多百年老店,也隨時可能“爆雷”。秋林集團,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
秋林集團算得上是一家“百年老店”了,但近年來,這個“老字號”,已經處于風雨搖擺的邊緣了。公司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已經失聯快一年了。現在就連相關監管部門,對于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充滿了疑惑。
利潤大虧
在2019年4月30日,秋林集團發布了2019年的財報。報告中顯示,2018年秋林集團實現營收為47.24億元,同比減少了30%左右;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41.31億元,同比減少2600%左右。
面對外界的質疑和監管部門的詢問,秋林集團表示,是由于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處于失聯,并且公司相關核查還未結束導致的。
因為秋林集團的凈資產為負,隨后秋林集團被“帶帽”,成為了*ST秋林。如今*ST秋林的股價,也跌到了1.6元左右。可以說如今的秋林集團,已經在瀕臨退市的邊緣了。
在2019年2月16日時,秋林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長李亞、副董事長李建新失去了聯系,此后秋林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成為了謎團。
在2019年2月18日,秋林集團就受到了上交所的監管工作涵,要求起披露公司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實際控制人等相關股份的凍結事項。
秋林集團現在誰在管理
根據中國經濟網報道,秋林集團在董事長李亞和副董事長李建新失聯后,公司的內部5位職業經理人組成了應急領導小組。公司的總裁潘建華,成為了代理董事長,負責公司的全面業務。
秋林集團在2018年時,因各種“疏漏”導致公司出現36.95億元的“壞賬”。折合成黃金的話,大約等于10噸黃金的總量。
根據秋林集團現在的“控制人”潘建華的采訪中,她表示,公司因為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的失聯,公司的黃金版塊業務,已經陷入了停頓狀態。據悉黃金業務是秋林集團的主營業務,占據公司業務的90%左右。
秋林集團原名為秋林公司,品牌是由俄國商人,在1867年在俄國創建的。1900年時,在哈爾濱開設了分店。一開始秋林集團的主營業務,是百貨食品。在哈爾濱當地,秋林食品也是相當的有名。
在2003年時秋林公司被ST,2011年時,頤和黃金入駐秋林,讓秋林實現了轉型,公司營收也在不斷增長。之后秋林集團開始轉型,百貨食品不被重視。
目前秋林集團黃金業務已經停滯,再次“重拾”百貨食品市場,不知道未來秋林集團能否借助食品百貨,再次完成“翻盤”呢?不知道失聯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何時會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