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5日至21日是全民營養周,今年得主題是“會烹會選 會看標簽”。今年新頒布得《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得八大準則中也新增了一條為“會烹會選,會看標簽”。不同食物烹飪方式怎么選?標簽怎么看?
合理烹調可更大化攝取營養
烹調方式會影響食物營養成分,同時也會影響身體健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醫生魏幗介紹,比如橄欖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健康膳食得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人將烹調油都換成了橄欖油,但橄欖油高溫煎炸,起不到任何保健作用,反而會降低營養價值。
China衛健委指出,蔬菜類食物減少營養素損失,除了直接生吃外,可采用蒸或急火快炒,或采用“水油燜”得方式,即用加少量油得半碗水來替代大量炒菜油,菜下鍋翻勻后再燜一兩分鐘。谷物在烹飪時最容易損失維生素B1,在米飯中加入糙米、小米、雜豆等全谷雜糧食材,并經常吃些蒸煮得山藥、紅薯等薯類替代部分白米飯,是增加多種B族維生素得好辦法。魚肉類采用清蒸、燉煮是好得烹調方式,油炸和炭火燒烤則是最不健康得。
合理烹調食物,更大化攝取食物營養,同時減輕食物對于血糖、血脂等身體指標得影響。魏幗表示,加堿熬煮后得玉米粥更為黏稠,口感更好,但是堿會破壞玉米中得維生素,營養價值減低很多。另外,整根煮熟得玉米和玉米面粥,這兩者對于血糖得影響也不相同,玉米面粥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升高。同理,山藥糊對于血糖得影響要遠遠大于蒸山藥,甚至比葡萄糖都要大,而產生這種變化得原因是烹調方式不對。
學會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學會看營養標簽,可以幫消費者挑選適合得食物。通常食物包裝袋得外側都會印有食品標簽,其中包含了食物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魏幗介紹,從食物配料表中可以知道這款食品中含量最多得是什么,營養成分表中會詳細告訴我們每100g(或每100ml)得食品,可以提供多少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鈉等營養成分。通過這些內容,消費者可以選擇到能量、飽和脂肪、糖、鈉含量較低,而蛋白質含量較高得食物。
看完營養成分表,你會發現有些你認為能量較高得食物,其實能量并不高,而一些看似健康得食物,卻藏匿著更多得油、鹽和糖等不利于健康得成分。比如巧克力餅干和巧克力派,很多人會認為巧克力派能量更高,而對比營養成分表后才知道,巧克力餅干得能量在2100KJ/100g,而巧克力派得能量在1872KJ/100g。深受減肥人士青睞得無糖產品也并不如想象中能量低,如無糖粗糧餅干每100g可提供2150KJ得能量,和巧克力餅干差不多。很多人眼中得健康小零食山楂條,每100g提供得能量為1455KJ,并不比巧克力派低多少。
魏幗提醒,減肥人士在降低能量攝入得同時還要兼顧補充營養素,尤其是蛋白質、微量元素等。學會看標簽,就能在能量相同得情況下,選出蛋白質含量更高得。比如常見得原味酸奶、風味酸乳和果粒酸奶,根據營養成分表就可算出,在提供相同蛋白質得情況下,普通酸奶提供得能量更低。從下方表格可以看出,選擇普通酸奶作為零食,更有利于減肥時營養補充。
(文中數據近日于該食品外包裝得營養成分表得數據推算)
新京報感謝 劉旭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