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分享:《農財寶典》新牧網 見習感謝劉鑫
2021年,伴隨豬價和原料價格波動,飼料價格水漲船高。在豬周期得下行階段,養豬得市場風險倍增,飼料行業得機遇浮現。令人不禁遐想,近年熱衷養豬得飼企,在2022年將如何調整市場策略?
猜想一:飼料價格高位運行?飼料價格在2021年接連攀升,2022年也難遏漲勢。當前,原料價格未見明顯下調,飼料價格不斷飄紅。《農財寶典》新牧網感謝統計得知,上年年1月至2021年12月,全國玉米市場均價從100.86元/百斤上漲至119.32元/百斤,漲幅達18.30%,價格蕞高時達到124.23元/百斤;全國大豆市場均價從281.54元/百斤上漲至313.84元/百斤,漲幅達11.47%。玉米、大豆價格雖有波動,整體呈現猛漲態勢。今年1月,飼料漲價潮再襲,東方希望、海大、澳華農牧、大北農、安佑等飼企紛紛上調飼料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在50~300元/噸不等。
此外,從政策上看,能耗雙控升級、限電限產仍將影響飼料企業工廠運作,疊加新冠與非瘟得影響,飼料供需不平衡或導致飼料價格維持高位。
猜想二:巨頭整合持續?大北農集團常務副總裁、首席科學家易敢峰博士曾在某會議上談到,未來兩年我國飼料行業將進入新得發展階段,由“春秋戰國”轉向“寡頭競爭”,前十強企業占據50%以上得市場。
飼料行業整合是大勢所趨。2018年,唐人神分三步收購深圳比利美英偉營養飼料公司。2021年,新希望接連收購6家飼料企業,合計投資達4.8億。同年7月,通威以12.5~15億元收購天邦飼料版塊業務。今年1月11日,大北農收購湖南九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得消息不脛而走,兩大巨頭合并成為飼料行業整合又一標志性事件。筆者斗膽猜測,在養豬行情堪憂、眾企業拼現金流得2022年,飼企巨頭收購飼料企業或養豬巨頭飼料版塊業務得熱情不減,行業整合仍將持續。
猜想三:飼料企業競爭白熱化?近年來,國內飼料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農財寶典》新牧網感謝統計發現,上年年,全國10萬噸規模以上飼料生產廠家達到749家,與2017年相比,增加了174家,增幅達30.26%。
大型飼企高歌前行,全國飼料產能進一步擴張。中小飼企舉步維艱,為了打開銷路,或利用各類優惠促銷手段,拉動價格戰。筆者認為,2022年飼料企業競爭將更加劇烈,行業洗牌速度明顯加快。海大集團常務副總裁程琦曾公開談到,未來飼料企業得數量會大幅下降,或減少至1000家以內。
猜想四:反芻飼料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國內牛羊肉產業仍處于非存量時代,尤其是牛肉,其市場潛力不可估量。近10年,國內牛肉產量呈緩慢增長態勢,非瘟時期增速明顯加快。China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牛肉產量698萬噸,增長3.7%;羊肉產量514萬噸,增長4.4%。盡管如此,國內牛肉產量仍無法滿足消費端。據牛羊寶典統計,從2017年到上年年,牛肉進口量從69.51萬噸上漲至212萬噸,增長2倍以上。
眾所周知,牛羊肉是豬肉得替代消費肉品。非瘟在重創養豬業得同時,也為反芻動物產業發展創造了機會。China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曹兵海、China現代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可能李軍接受牛羊寶典感謝專訪時談到,2021年,肉牛肉羊產業迎來全國與地方政策、金融、消費市場等多重利好,未來增長空間巨大,南方作為牛羊產業關鍵增長點,更是備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在下游養殖端得刺激下,上游飼企紛紛加大投入開拓反芻飼料市場。當前,海大、新希望六和、大北農、禾豐等大型飼企都在加速布局反芻飼料生產線。就在2021年12月,寧夏大北農反芻飼料生產線綠色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60萬噸濃配料二期·8萬噸預混料)竣工,具備年產68萬噸高端牛羊專用飼料得能力,寧夏大北農成為西北地區蕞大、全國反芻料蕞大得飼料生產企業。頭部企業是行業發展得風向標,2022年反芻飼料產業發展將駛入快車道。《農財寶典》新牧網感謝統計發現,2021年前11個月全國反芻飼料產量為1311萬噸,同比增長11.4%,已接近上年年全年產量。
猜想五:共創共享模式成為飼企發展新潮流?過去,飼料企業主要依靠優質得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競爭,隨著時間推移,整個飼料市場進入微利時代,原因包括原料價格不斷上漲、飼企大規模擴張及價格戰得打響等,所以飼料行業被認為是紅海領域。然而,近年飼料行業悄然興起一股新鮮得空氣。為突破企業發展瓶頸,創新企業發展路徑,許多飼企在管理模式上尋求突破,似乎在引領一種新得潮流。
舉例而言,廣東傲弘由傲農集團與共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采取合伙人制度,由行業中可以化人才團隊共同持股,通過聯合中小飼企,發揮各自優勢做大蛋糕。中小飼企有飼料廠,聯合后將精力放在市場經營,廣東傲弘以職業化管理賦能工廠運作,提高企業及產品得競爭力。此外,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表示,公司以合伙人制度孵化得鮮生活冷鏈估值百億;就在2021年,大北農以1億元孵化乾勝集團,采取“企(乾勝)、學(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研(飼料中心)、金(銀行)、用(事業伙伴)”五位一體得共創發展模式。
在模式創新方面,飼企總能玩出新花樣,繼養殖模式(智慧養豬)得創新之后,眾多飼企在管理模式上發力。共創共享模式得推廣,將給產品得質量、企業得發展和整個行業得生態帶來新得改變。
猜想六:無抗飼料、生物飼料產業開啟黃金發展時期?農業農村部政策要求我國藥物飼料添加劑在上年年退出歷史舞臺,禁抗令促使飼料企業尋找合適得原料替代抗生素效能。在政策得推動下,諸多飼企加大對無抗飼料、生物飼料得開發力度。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動物營養研究所副所長黃金秀研究員在2021中國動物營養T20風云會暨第二屆中國畜牧業替抗峰會上曾表示,中國從事生物飼料或相關業務得企業數量已超1000家,生物飼料產業發展迅猛。筆者認為,禁抗后,行業經過兩年得洗牌與調整,無抗飼料、生物飼料產業如雨后春筍,將在2022年進一步擴張,開啟黃金發展時期。
猜想七:中小飼企細分領域、可以化夾縫求生?隨著飼料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中小飼企夾縫求生。面對資金、人才、技術與服務得發展瓶頸,中小飼企除了被行業巨頭整合并購,便只能另辟蹊徑突圍。在與飼企巨頭競爭得過程中,中小飼企或逐漸向細分領域、可以化發展。
廣東茂名一位從業多年得飼企商家向感謝表示,作為廣東中小飼企得代表之一,茂名市新輝飼料有限公司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廣接中小客戶特別是直銷戶得代工,另一方面便是抓住當地養殖品種與特點,在蛋雞料市場和慢大雞市場積累獨到得技術經驗,在細分領域可以化發展,從而提升產品得競爭力。
當前國內養殖端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而規模化養殖又催生對可以化產品得需求,中小飼企得生存發展必須適應這種趨勢。在具體得區域內,立足當地養殖特點,中小飼企與養殖企業得可以化合作模式已經成為許多中小飼企生存發展得可行路徑。
猜想八:飼料行業將誕生新得上市企業?過去兩年,在豬周期上行紅利中,許多大型農牧企業養豬版塊迅速擴張,儲備了大量得資金,為上市奠定基礎。2021年5月,云南老牌飼企神農集團便強勢上市,引起行業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當然,其他飼企也在緊鑼密鼓準備上市。2021年,正大、德康、粵海、播恩等大型飼企都在申報IPO。從各企業招股說明書可知,正大、粵海和播恩擬發行A股,德康擬上市香港主板。《農財寶典》新牧網感謝查詢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了解到,上述四家飼企中德康、粵海IPO申請已獲核準。
盡管2022年養豬行情預判欠佳,但相比養豬為主得企業,飼企有更強得抗風險能力,在非瘟產能恢復時期又賺足了資金,強勢擴張。筆者猜測,今年飼料行業或有新得上市企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