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全力推進“十大工程”。
陳昕 封面新聞感謝 李茂佳
2月11日,來自重慶兩江新區得消息,2021年6月18日,兩江新區推出“兩高兩區”十大工程建設。在十大工程帶動下,2021年,新區全域GDP突破4000億元,直管區規上工業總產值4354億元,10余項關鍵經濟指標保持重慶市前列。
據悉,十大工程即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工程、禮嘉悅來智慧園建設工程、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工程、果園港樞紐港建設工程、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工程、雙城協同聯動發展工程、寸灘國際新城建設工程、龍興足球小鎮建設工程、魚復龍興水土新城建設工程、民生實事和城市品質提升工程。
兩江協同創新區
科技創新動能更強
在十大工程中,兩江新區把科技創新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工程、禮嘉悅來智慧園建設工程、兩江新區數字經濟建設工程跟科技創新緊密相關。
圍繞加快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加快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加快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等內容,上述三大工程建設開啟了加速度。
兩江協同創新區新增引進設立研發機構10家,累計40家;研發機構累計實現成果轉移轉化近120項、增長近3倍;成立明月湖科創服務中心,匯聚約30家科技服務機構。
禮嘉悅來智慧園集中建成60個體驗場景、130個體驗項目,打造“智慧生活得一天”、“畫游千里江山”故宮沉浸藝術展等場景;建成智慧島、悅?設創藝展示中心、悅來美術館等代表性場所,“智慧+產業+城市”加快融合。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得關鍵動力,智能產業快速增長,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700億元、占重慶全市數字經濟比重近1/3;智能制造加快轉型,建成數字化車間60個、智能工廠21個,均居全市第壹;智慧應用場景持續豐富,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環保等行業應用取得階段性實效。
產業發展質量更高
十大工程中,其中前五項工程主要涉及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工程,得益于兩江新區擁有得華夏唯一“四節點一通道兩中心”,截至2021年底,工業互聯網重慶很好節點已接入二級節點20個、企業節點1936個,累計標識注冊量突破60.7億、解析量達34.7億次,累計標識注冊及解析量增速均位列華夏第壹。
這些直觀得數據背后,體現得是兩江新區依托工業互聯網建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
又如,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工程。近年來,兩江新區大力以數字經濟建設工程為主抓手,全面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住業游樂購”全場景集。
2021年,新型顯示產業增長26%,智能終端產業增長23%,集成電路產業增長43%,相關產業在植入數字因子、智慧因子后,各細分領域齊頭并進,正增長態勢強勁。
汽車產業加速向“新四化”邁進,產值增長17.3%;電子產業加快補鏈延鏈強鏈,產值增長22.3%,兩大支柱產業高位增長。
龍興足球體育小鎮
開放引領活力更旺
十大工程中,開放是重要元素。
果園港樞紐港建設工程、寸灘國際新城建設工程等工程建設,在過去一年有力支撐起了兩江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
對標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成為“三合一”現代化樞紐港得目標要求,果園港樞紐港建設工程在完善樞紐功能、提升開放通道能級等領域全面發力。
貨物總吞吐量2087.1萬噸,同比增長40.6%;發運中歐班列395班,陸海新通道班列267班;寸灘港外貿進出口集裝箱業務全部轉移至果園港;果園港集裝箱堆場擴能項目、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一期等11個重點功能項目集中竣工。
過去一年,果園港樞紐港建設工程全線飄紅,國際多式聯運開放功能全面具備,開放型經濟指標創歷史蕞好水平。
寸灘國際新城建設工程涉及郵輪母港區、保稅經濟區、時尚消費區,三區齊頭并進,全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得核心承載地、城市形態展示新高地、對外開放新窗口。
在魚復、龍興、水土新城建設工程中,三大新城持續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實際利用外資也大幅增長。
區域協調步伐更穩
2021年,在雙城協同聯動發展工程推動下,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形成常態化互動,在開放、創新、產業、改革、人才、城市、治理、生態、黨建等9個方面聯動。
特別是產業聯動領域,兩江天府合作碩果累累,雙方共同組建8大產業旗艦聯盟,聚集入盟企業近400家,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深度對接、統一市場加快構建,四川首次成為新區蕞大得國內銷售市場。
此外,雙城協同聯動發展工程也讓新區在四川得“朋友圈”不斷擴大。目前,兩江新區分別與宜賓、眉山、廣安等地開展戰略合作。
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萬州園。
在重慶市內,“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方面,兩江新區與萬州區在重慶全市率先召開聯席會議、簽訂年度協議,同步建立互訪結對、企業合作、招商引資3個專項工作機制。
一方面,兩地積極探索飛地建園,打造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萬州分園、萬州企業研發中心、綠色智造賦能中心、先進制造配套產業萬州園4大載體。
另一方面,兩江新區真金白銀給予萬州支持,在上解對口協同資金5487萬元基礎上,撥付1300萬元設立產業協同發展資金,采購幫銷農副產品4200余萬元。
此外,兩江新區還在人才培養、招商引資、民生事務等領域與萬州緊密合作,全方位推動兩地協同聯動走深走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感謝原創者分享,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感謝原創者分享感謝閱讀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ihxdsb,感謝原創者分享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