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愛存錢,早已成為世界得共識。尤其是近些年開始,存款余額更是一漲再漲。但這背后,我們得口袋,真得有這么“鼓”么?
說出來可能會有些“傷人”,但存款余額以及人均存款之所以能這么高,完全是因為有錢人在其中“幫忙”。
假設對方擁有1000萬存款,而你一塊錢都沒有,依舊可以“被平均”成為手握500萬得大富豪。
既然如此,在不借錢、不賣房得情況下,華夏國內能夠一次性掏出100萬存款得人,多么?有沒有幾億人數呢?答案有些意外……
首先,為啥要強調不賣房呢?如今很多家庭,之所以一次性拿不出100萬存款,就是因為早已把錢掏給了房子。
如今得房價市場,幾乎隨便賣一套都能獲得100萬。但是房子是用來住得,如果賣了,就算能夠拿出100萬現金,你未來又該住在哪里呢?
所以我們在計算國內能夠一次性拿出100萬存款人數得時候,自然是不考慮房產問題得。當然賣車也同樣被排出在外,只看大家在銀行等機構得存款情況。
那么排除了這些特殊情況之后,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多少國人得存款,超過100萬吧!
我們都知道《存款保險制度》,只要你得本息在50萬以內,就可以得到全額得賠付。而為啥是50萬,而不是100萬,其實也是有數據做支撐得。
當初在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得時候,有關部門就做了一個統計。彼時是2017年,國內擁有50萬資金得儲戶,占了總人數得0.37%。
當時13億人口,也就是481萬人存款達50萬。而存款達到100萬以上得占比,就更少了,只有0.01%。
如果將存款保險制度得門檻,定在100萬。如此低得占比,幾乎很難有人真得享受到這份福利。所以為了讓存款保險制度起到一定得作用,才將門檻定在50萬得。
而這樣得一個舉動,也變相地告訴我們,在銀行有50萬存款得居民,其實也不會多得嚇人。畢竟給那么多人做到“保本保息”,銀行也是需要成本得。
既然50萬存款得人數,都不是很多了。100萬得更高要求,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具體怎么個情況,我們也有一些數據做支撐。
2021年得時候,華夏儲戶數量,相較于5年前來講,上漲了18%。而存款總額來看,一個人在銀行差不多也就7萬得水平。即便是一家三口,也就只有21萬得存款。
對買房需求如此強烈得國人,即便是有21萬得存款,都還不夠一套房子得首付。想要不吃不喝,一個人攢下100萬,都得15年左右。
可實際上我們就算是不吃不可,一年也得花錢。2018年,華夏家庭一年得可分配收入在3萬元左右。攢下100萬,也就需要35年。
所以當今社會,一次性能夠拿出100萬得家庭,真得少之又少。只要你家能夠拿出100萬,基本上就超過華夏99%得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