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前更新北京1月29日電 即將于1月31日出版得2022年第5期《瞭望》新聞周刊刊發題為《成渝共筑高質量增長極》得文章。摘要如下:
在華夏西南腹地,地處“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聯結點得成渝地區,承東啟西、貫通南北。作為華夏重要得人口、城鎮和產業集聚區,成渝地區在China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重要得戰略地位。
上年年1月3日,習大大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得重要增長極。
同年10月,習大大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會議強調,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華夏影響力得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帶動華夏高質量發展得重要增長極和新得動力源。
兩年來,在黨中央支持下,重慶、四川攜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提速——交通體系“連線成網”,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川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科創資源迅速聚集;一系列制度創新取得突破,改革開放新高地正在崛起;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齊抓共管,高品質“雙城生活”走進現實……
在打造重要經濟中心方面,川渝共建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加快提升先進制造業國際競爭力,合力打造數字產業新高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共建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優化提升重大產業平臺體系等。
數據顯示,僅2021年,川渝就推進實施合作共建重大項目67個。在重大項目引擎帶動下,成渝地區基礎設施“一張網”越織越密,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在打造科技創新中心方面,川渝共建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以“一城多園”模式高標準建設西部科學城,打造華夏重要得科技創新和協同創新示范區,實施成渝科技創新合作計劃,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構建充滿活力得創新生態等。
2021年5月,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式掛牌;同年6月,西部(成都)科學城也正式掛牌;同年12月,雙方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建成渝科創走廊,輻射帶動整個西部地區得科技水平躍遷。截至2021年底,雙方已聯合開工40個科技重大項目,總投資1054.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10.1億元。
在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方面,川渝共建對外開放大通道,進一步拓展、暢通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共建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等高層級對外開放平臺,深化國內區域合作,共同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等。
兩年來,多項“華夏第一個”改革成果在成渝地區誕生:華夏第一個跨行政區域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處理協作機制;華夏第一個跨省設立得聯合河長辦——川渝河長制聯合辦公室;中歐班列(成渝)號在華夏首次實現跨省市中歐班列合作……
在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方面,川渝推動生態共建共保,推動環境共治,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將提升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共同繁榮文體事業,共建高水平醫療養老服務體系,強化公共安全保障等。
兩年來,川渝聯合推出兩批共210項“川渝通辦”事項,涵蓋交通、就業、醫療、生育等群眾“身邊事”,辦件總量近600萬件。民生領域,合作共享。重慶醫科大學附二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等與四川、重慶多家基層醫院共建醫聯體,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資源,川渝38家三甲醫院實現檢驗結果互認。
巴蜀大地,風帆正起。川渝兩地正攜手承擔起新得歷史使命,創新拼搏,奮勇前行,這片古老得土地,必將成為帶動華夏高質量發展得重要增長極和新得動力源?。ú蓪懜兄x:李勇、惠小勇、張桂林、趙宇飛、江毅、李力可、劉恩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