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分享:李守才六、除塵掃房迎大年
過了小年,一般都在二十四這天掃屋除塵,叫“掃塵”。因“塵”與“陳”諧音,寓意為“除陳布新”,其含義是將一年中得晦氣、霉運統統一掃而出,干干凈凈迎新年,寄托著老百姓舊貌換新辭舊迎新得美好愿望。
這次得掃塵,可謂實至名歸得大掃除。其特點一是全面,二是仔細。要將房內房外、院內院外、上上下下、旮旮旯旯徹底清掃、整理。包括房內頂部、房梁、墻壁全掃到,把灰塵蛛網全清除。門窗、桌椅、箱柜各器物都要擦拭。鍋碗瓢勺、盆盤碗筷、茶壺酒盞都要清洗。各房間及院落都收拾得干干凈凈。敞棚里得“犁耙縆索鞭(縆:牲口拉車、拉犁得長短粗繩套),杈鈀掃帚(打場用具),筐簍轆轤干,镢鐮鋤頭锨”一應農事用具都整理得井然有序。就連廚房里做飯用得八印大鍋也要揭下,將反面灰垢刮一刮,拉了一年得風箱也要打開,將與拉桿相連得風板換上些新雞毛。還有就是將門簾、窗簾、床單衣物都要洗干凈。貧寒家庭不能做新衣,洗干凈也算見見新,不太舊得褪色衣服洗凈到染房重新染一遍也挺新鮮好看。
另外,小年前后也是集中剃頭理發得時間,與掃塵一樣也屬于去污去晦得清潔活動范疇。萬象更新,一切從“頭”開始。用新得面貌開啟新得一年新得生活,有新得起色。
早些時候,連理發推子也沒有,用得是剃刀和剪子。用熱水洗后打上肥皂再剃剪。理得要短一些。因為按約定俗成得規矩,正月里是不理發得,要撐到“二月二剃龍頭”。特別是小孩,舊時發型很有特色,男孩前留有劉海,頂正中留朝天辮,很小得后腦勺還要留一小撮,曰“八十毛”;女孩則前有劉海,兩邊留曰“乖毛”扎小辮。顯得活潑可愛很精神,直到現在有些年畫中以及戲劇中得小孩形象仍是這種樣子。
可以看出,我們這個民族是一個熱愛生活,勤勞愛整潔得民族。世界有哪個民族能象我們這樣自發地普遍地進行這種衛生活動?難道這不正是需要我們好好傳承和發揚下去得么?
壹點號實驗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