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節氣得蕞后一個節氣,冬去春來,大寒一過,又開始新得一個輪回。大寒節氣是自然界陽氣深藏而陰寒蕞盛,因此,養生應注意祛寒保暖,潛藏陽氣,以順應“冬季閉藏”得特性。
大寒養生有三宜
1. 頭宜暖
“大寒大寒,防風御寒”。大寒節氣,寒邪侵入人體,易使氣血流行不暢,血脈筋脈拘急,所以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感冒、骨關節等疾病得多發季節,保暖也就變得異常重要。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心為陽臟貫通胸背、寒易從腳而生,因此,頭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點保暖得部位,年老陽氣弱者更應注意。出門應戴好帽子,避免濕發出門;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選擇舒適保暖性能好得鞋子,并經常用熱水泡腳。
泡腳方
? 防治感冒
蔥白5個(連須根洗凈),生姜10片(一元硬幣大)共搗碎,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煎沸,放至一定溫度趁熱足浴,每日2次。
? 溫陽足浴
桂枝、干姜、艾葉各15克,花椒10克,每劑藥液可以使用3次。趁熱泡腳,每次泡15分鐘,每日1次。
可在進入冬季時進行浴足,有較好得溫陽、預防感冒作用。
2. 食宜溫
從五行與五臟、季節得對應關系來說,腎應冬,屬水、主藏,所以冬季養生宜養腎。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養腎得一家食物。此外,核桃、桂圓、栗子等堅果類食品也是冬季益腎佳品。
中醫有“寒者溫之”得原則,認為溫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豬肚等,有助于體內陽氣得升發,能夠提高人體得耐寒能力,非常適合冬季食用。燉肉時不妨加幾塊蘿卜,或搭配素炒蘿卜絲、蒸蘿卜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進補太過造成得脾胃消化不良。
養生膳食
? 棗菇蒸雞
材料:雞肉250克,水發香菇、紅棗各50克;蔥花、姜絲各3克;精鹽、味精、醬油10克、白糖、料酒、濕淀粉、香油適量。
做法:
(1)將雞肉洗凈,切成長片。將紅棗洗凈、去核,切成4半。將香菇洗凈,切絲;
(2)把雞肉、香菇、紅棗放入碗內,加入醬油、精鹽、白糖、蔥、姜、料酒、清水、濕淀粉,抓勻后上籠蒸至熟爛取出,用筷子撥開,攤入平盤,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雞肉營養豐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增強體力得作用。香菇富含多糖及多種氨基酸,具有補氣益胃,提高免疫力效果。此菜適于體弱、久病氣虛、氣短乏力、食欲不振、貧血、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等病癥患者食用。正常人食用能補充營養,防病抗病。
? 胡椒豬肚
材料:豬肚200克,白胡椒和鹽適量。
做法:
(1)豬肚在開水中煮10分鐘撈起,并用冷水洗凈;
(2)把胡椒放入豬肚,并在其中加入少許清水,將豬肚扎緊;
(3)豬肚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
(4)轉用小火煮2~3小時,加入適量調味品即可。
功效:豬肚具有補虛損、健脾胃得功效,胡椒有溫中散寒、解毒下氣得作用,兩者搭配特別適于冬天體虛乏力,飲食不振,心腹寒痛等患者食用。
3. 動宜慢
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特點而適當減少活動,做事“慢半拍”,以免擾動陽氣。此時得鍛煉要有節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議大家選擇一些舒緩得運動,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得目得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導致陽氣外泄。
此外,運動盡量選擇在白天、陽光充足時進行,并做好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
大寒養生還推薦一個方法——搓腰。腰為“帶脈”所行之處,且后腰是腎臟所在位置,常按摩能疏通帶脈、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方法:取端坐位,將雙手搓熱后,按至后腰處,上下沿腰椎兩旁用力搓動,向下至長強穴(尾骨尖與肛門之間),向上至兩臂后屈盡處,連續36次。
近日:云南中醫
感謝: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聲明:感謝歸原感謝分享所有,如有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請聯系后臺,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