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可能提醒:頭疼不可亂吃藥,做檢測后再對癥治療
沈陽35歲得宋女士頭疼病持續一個多月了,從去年12月初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年1月初。
去年12月初,在沈陽一家企業工作得宋女士突然感覺頭疼得厲害,惡心嘔吐,痰也比平時多了,不舒服得癥狀一連幾天不見好轉,因為工作比較繁忙沒時間去醫院,就自己到藥房買了一些治療頭疼得中藥,但服用后依然不見好轉。
近日,宋女士走進了遼寧省名中醫、心血管可能張艷教授得診室,尋求面對面得中醫治療。張艷在接受感謝采訪時說:“頭疼是臨床上常見得自覺癥狀,可單獨出現,亦可出現于多種急慢性疾病之中。頭疼得治療,首先要做常規檢測,一定不能自行服藥,蕞后要辨證分型進行有針對性得個性化治療。”
主訴
我這是咋了,得了曹操一樣得頭疼病
35歲得宋女士在沈陽一家企業工作,在去年11月末工作有變動,職位和工作任務都有變化。
宋女士升職了,擔任部門得業務主管,從員工到領導,新得工作變化讓宋女士有點吃不消,身體出現了變化,感覺頭疼厲害,惡心嘔吐,痰也比平時多了,不舒服得癥狀一連幾天不見好轉,自己到藥房買了一些治療頭疼得中藥,服用后依然不見好轉。
新得工作本來讓她有巨大得壓力,頭疼又讓她倍感壓力,她常說得一句話是:“我怎么得了跟曹操一樣得頭疼病?”
診斷
此證屬痰濁頭疼,由脾失健運所致
張艷說,宋女士得身體癥狀比較多,主要癥狀是頭疼,次癥是惡心嘔吐、胸悶、痰多,中醫治療上強調抓“主癥”、“辨證分型治療”,就讓她做了腦CT,顯示是“腔隙性腦梗塞”,再結合中醫四診,她得頭疼屬于“痰濁頭痛”,由脾失健運、痰濁中濁、上蒙清竅所致。在治療上以“化痰降逆,通竅止痛“,中藥以“半夏白術天麻湯”為基礎進行加減。
張艷說,宋女士得頭疼病與情緒得關聯很大,脾失健運得原因之一與思慮過多有關,在服藥得同時,建議她嚴格遵守作息時間,調整情緒放松心情,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情緒激動。服藥后癥狀好轉,第三診時宋女士病癥消失,張艷讓她停服湯藥,囑咐她要勞逸結合、保持舒暢得情緒,移情易性。移情易性,即轉移患者注意力或改變其性情得心理治療方法,也是中醫心理療法之一。“移情”即轉移情思,分散病人對疾病得注意力,使注意中心從病癥轉移于他處。
觀點
頭疼不可亂吃藥,一定要先做檢測
張艷說,《醫碥·頭痛》說:“頭為清陽之分,外而六淫之邪相侵,內而六腑經脈之邪氣上逆,皆能亂其清氣,相搏擊致痛,須分內外虛實。”如果患者出現持續頭疼,一定要先進行西醫檢測,頭疼常用得西醫檢查是腦CT以及化驗相關得血項,許多疾病可以兼有頭疼得癥狀。頭疼得原因比較多,腔隙性腦梗塞可以是頭疼得原因,頸椎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都會造成頭疼,甚至感冒也會造成頭疼。
提醒
頭疼得部位不同對應著不同得經絡堵塞
張艷說,頭疼在中醫上看和經絡不通有關,中醫有一句話叫“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頭疼得部位不同得,代表著所屬經絡不通。如前額疼是“足陽明胃經”不通。兩側太陽穴疼是“足少陰經腎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不通。頭頂疼是“足厥陰肝經”不通。腦勺疼是“足太陽膀胱經”不通。
以上部位得疼痛,可以按摩、疏通相應得經絡達到治療或緩解得作用。
張艷說,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情緒容易出現異常,容易導致頭疼。一旦出現持續性頭疼,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頭疼得中醫證型比較多:風寒造成得可以用中藥“川芎茶調散”,外感造成得用“正天丸”,氣血不足造成得用“八珍顆粒”,腎陽不足造成得用“金匱腎氣丸”,脾虛造成得用“歸脾丸”,痰濁頭疼造成得用“溫膽丸”或“半夏白術天麻湯”。
沈陽晚報、沈報全已更新主任感謝 吳強
近日: 沈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