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5分鐘前
時值隆冬,寒氣襲人。在南水北調天津干線上,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利用冬季小流量輸水“黃金期”,為深埋地下得輸水箱涵進行深度“體檢”。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唯一一段長距離地下輸水線路,這條全長155公里、由三孔箱涵組成得“生命線”,如何做到既要全年不間斷供水,又要保證工程安全?1月27日上午,感謝來到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天津分局,實地了解地下箱涵“體檢”得全過程。
“這幾天已經把保水堰伸縮縫灌漿封堵做完了,正在處理混凝土表面缺陷洇濕等問題。雖然因為疫情受到些影響,但我們全員投入,想盡一切辦法保證檢修進度。”天津分局工程處處長劉衛其一邊忙著整理不斷匯總上來得工程進度,一邊向感謝介紹。
每年從12月初開始,天津干線逐步調減為小流量供水,這也是地下箱涵“體檢”得可靠些時機。為了保證不斷水,“體檢”需要從三孔箱涵中選出一孔,再從中選取一段進行排空檢修。由于檢修期短暫,每年都有很多人堅守在一線,春節也不停工。
檢修人員穿著沉重得雨靴,沿著陡直得爬梯深入地下七八米作業。4.4米見方得箱涵內,氣溫低、環境潮濕,地上還有10多厘米深得冰冷積水。檢修人員每排查一段,都需要“摸黑”走上四五公里,用移動燈源仔細照著各個點位“掃描”,及時拍照、錄像,一一記錄問題。經過一番全面“掃描”,“體檢報告”上會列出問題清單,逐個制定“治療”方案。
“箱涵是分段連接得,主要看伸縮縫、施工縫、止水帶是否有滲漏,如果有得話及時做封堵和修補。還有些情況需要隨時發現、隨時研判。比如,發現箱涵異常沉降,需要使用更多可以設備,找相關可能進行綜合分析再決定處理方案?!眲⑿l其說。
除了深度“體檢”,還有3500多支安全監測儀器埋設在箱涵外部,全年時時“把脈”,每24小時采集一次數據,管理人員每天查看、每周分析,動態監控運行情況,為南水北調工程“保駕護航”。(感謝 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