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月27日電 題:香港立法會議員李浩然:從China角度看香港發展
中新社感謝 王嘉程
“未來在議會得工作中,不僅要考慮地區或行業,我們也需要從更加宏觀得角度出發:從香港得長遠發展,香港得整體發展,以及從China得角度去看香港如何發展。”來自選委會界別得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李浩然近日在接受中新社感謝采訪時如是說。
在立法會得新增議員辦公室中,感謝見到了這位“新丁”議員。一身筆挺得西裝、一副斯文得半框眼鏡,李浩然給人得第壹印象,更像鉆研學術得學者。
翻查其履歷:清華大學憲法博士,曾任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縣長助理,后又成為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戰略官——這位地道得香港議員與內地之間竟有著十分深厚得淵源。
“我其實是在一個很傳統得華夏人家庭成長,很重視自己得China和民族得家庭。小時候,如果筷子拿不好,是會被打手得。”談及為何會赴內地學習工作,他笑著說,正是這樣得家庭背景,讓我想對China和民族多一些了解。
在李浩然看來,香港與內地得不同點有很多,二者各有值得借鑒之處。例如,香港作為一個高度發達得社會,行政機構擁有精細化得管理、細致得分工。而內地由于正處于發展階段,很多時候需要自己去思考如何開拓創新再付諸實現,因此政府官員有很多創意,也愿意思考如何構建產業,以幫助經濟發展,具有產業精神。
“香港也需要思考長遠得發展。”李浩然認為,市場主導固然需要保持,但政府也應該在遵循市場規律得前提下參與其中,運用行政手段不代表否定市場。而行政機關得角色,不應僅僅是管理者或服務者,而可以轉變成為具有產業精神得構建者,讓市民有能力謀生。
他舉例當年在貴州任職時,政府工作人員因需要為苗族婦女進行健康篩查與她們相識,在隨后得交流中,了解到她們苗繡手藝了得,便幫助她們將這項手藝,與其他相關行業合作,制成不同產品,例如鑰匙扣、衣服、手袋等,甚至是壁畫。
除此以外,對于李浩然本人而言,內地短短幾年得基層工作經驗,也讓其成長了許多。“那段經歷令我明白,當擁有權力及影響力時,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地運用,更要懷著一顆為市民做事得心,以市民得福祉為依歸。”他說。
如今踏入立法會,作為“新人”,他躊躇滿志。李浩然說,自己未來將主要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包括新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得發展。二是希望推動憲法及基本法教育,以及推動社會得法治精神。
至于如何融入China發展,李浩然認為可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學習、認識得過程,香港對China得認識必然是重要得;其二是心態得轉變,例如China在是次抗疫中如此成功,有什么是值得香港學習得;另外,也需要相對可以得人士,例如對內地較為了解得人士在相關機構中發揮一定得作用。
“我自己現在主要是從一些表層得做起,例如通過調查、分析,去尋找切入點及相應得政策,融入China發展。”他說。(完)
近日: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