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曾經是購物天堂。
作為全球寫字樓租金最貴的地區,香港高端寫字樓、商場一直都非常緊缺。昔日人潮涌動,一鋪難求,如今卻出現“搬離潮”。
據有關媒體報道,繼Prada計劃在今年6月關閉位于香港銅鑼灣羅素街的分店后,法國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下稱LV)亦有意關閉位于時代廣場的旗艦店。
從官網上了解到,目前LV在香港共有八家分店,此前公司曾表示計劃在香港國際機場增設第九家分店,預計2021年開業。那么現在第九家分店的進展情況是怎樣的?其他八家門店會有怎樣優化布局的計劃?就上述問題,《商學院》記者致函LV,對方表示已轉達給相關部門受理,不過截至發稿日,《商學院》記者并未收到LV方面最終回復。
因鋪租高而關店?
據路易·威登(LV)官網信息顯示,目前LV在香港擁有八間分店,其中在銅鑼灣有兩間分店,分別位于利園商場及時代廣場。此前,LV曾公布計劃于2021年在香港國際機場開設第九間分店。
另悉,除了LV,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在香港也有關店計劃。2019年8月,有媒體報道,由于租金太高,Prada計劃在2020年關閉位于香港銅鑼灣Plaza 2000的店鋪,該店鋪是Prada在香港開的第6家店,占地面積為1.5萬平方英尺,月租金高達900萬港元,折算日租金約高達30萬。Prada此前與該物業以每月900萬港元的價格簽署了7年租約,2020年6月到期。
戴德梁行發布的《全球主要大街》2018 年度報告顯示,香港銅鑼灣羅素街再次登上全球最貴鋪租地段寶座。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銅鑼灣的鋪租為每年每平方呎2671美元(按當時匯率計算為20952港元),雖然租金按年下跌了1.5%,但仍然成為2018年度全球鋪租最貴的商業街。
在接受《商學院》記者采訪時,同濟大學管理學博士、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委員會專項評審專家庫專家孫文華表示,奢侈品關店,毫無疑問和門店銷售收入下降有關。香港是世界的購物天堂,人們去香港購物,為的是買了“占便宜”的奢侈品。隨著香港事件的發酵,對香港經濟的整體影響甚大,特別是與旅游相關的餐飲業等失業率增加,而LV這類品牌店的消費勢必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根據第三季度財報顯示,LV母公司LVMH集團2019年前9個月營收達到384億歐元,同比增長16%。與2018年同期相比,內生性營收增長11%。財報顯示,盡管香港在夏季出現下滑,但在過去9個月中仍持續增長。雖然中國香港市場形勢艱難,但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在第三季度都取得良好發展,亞洲市場也是如此。
實體店將進一步被數字化渠道顛覆?
近年來,各大奢侈品公司紛紛加大了線上渠道的投入,而線下門店縮減,有聲音認為,或與奢侈品數字化戰略相關。
從全球看,線上渠道的占比不斷擴大,目前已占到整體奢侈品市場的12%。數字化渠道對消費者的影響與日俱增,不僅體現在線上,也體現在線下實體店購買中。實體渠道將進一步被數字化渠道所顛覆,貝恩公司預期,全球奢侈品實體門店數量將于2020年達到最高點。
針對LV或將關閉香港時代廣場門店的消息,羅德公關副總裁兼上??偨浝砀呙鞅硎?,一家店的變化很難得出“顛覆”的結論。
孫文華告訴記者,LV等世界一線品牌倍受國人爭寵,主要的原因是受改革開放后,我國消費者購買力提升后對產品品質的要求提高了。
根據貝恩公司與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FondazioneAltagamma近日聯合發布《2019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秋季版)》顯示:按固定匯率計算,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場整體銷售額(包括奢侈品及奢侈體驗)增長4%至1.3萬億歐元,其中核心的個人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增長4%達2810億歐元;中國奢侈品市場整體銷售額增長26%,中國籍消費者對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持續性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0%,占據全球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的35%。
孫文華認為,到了2020年之后,購買主力是90后甚至00后,他們這一代人對品牌的認定更多元化,有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中國元素”“中國風”。他們更趨于實用性的潮流。由于我國是世界上電商購物最發達的國家,對于路易威登這種品牌來說,需要更多的關注到虛擬世界對于品牌推廣的影響力。從消費心態來說,年輕一代正悄悄發生改變。
對未來的展望,LVMH集團表示從年初開始處于增長環境中,盡管在不確定性地緣政治背景下,集團將繼續保持警惕。集團將專注于最有前途的市場中的創新和有針對性的地域擴張。
LV是否會關閉位于時代廣場的旗艦店,未來在中國將如何可持續健發展,《商學院》將持續關注。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