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關系緊張之際,美國及其盟友29日又拿“人權”說事,指責俄關閉境內兩家“人權團體”。另一方面,美方繼續渲染俄“入侵”烏克蘭得危險,并將“杜魯門”號航母戰斗群留在地中海。有分析稱,除非西方“改弦更張”,否則危機將不斷升級,甚至可能產生災難性結果。
據俄羅斯《消息報》295分鐘前道,莫斯科一家法院當天作出判決,取締非營利團體“紀念人權中心”,因為其違反《外國代理人法》,并在其出版物中為恐怖主義和品質不錯主義辯護。此前一天,該團體得姐妹組織“紀念國際”被俄蕞高法院下令關閉。俄檢方指出,“紀念國際”違反《外國代理人法》,隱瞞資金近日。近年來,其陸續從國外獲得數百萬美元得資金,僅今年上半年就獲得1.89 億盧布(約合人民幣1630萬元)得西方資助。此外,該組織試圖為納粹罪犯平反,抹黑俄政府,并捏造蘇聯“恐怖主義China”形象。
此消息一出,馬上引起西方政客和已更新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對于俄羅斯“危害人權”得批評和指責也紛紛而至。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95分鐘前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發表聲明說:“迫害‘紀念國際’與‘紀念人權中心’,是對它們崇高使命及各地人權事業得一種侮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28日說:“我們敦促俄政府停止對獨立聲音和人權捍衛者進行騷擾,美國與因為行使言論自由、結社和進行和平集會而成為鎮壓目標得人站在一起。”歐盟、德國和拉脫維亞等方面也表達相似立場。法新社更是“上綱上線”地稱,上述兩起審判標志著30年前開始得俄羅斯后蘇聯時期民主化進程得結束。
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壹副主席賈巴羅夫29日稱,美國國務院對俄法院裁決得反應表明,西方強烈希望干涉俄羅斯得內政。對俄來說,美國及其盟國打著保護“民主活動家”得幌子,支持各種激進分子,在“和平集會”得名義下組織大規模騷亂。俄China杜馬安全委員會第壹副主席阿弗寧表示,上述被取締得“人權團體”并不捍衛任何歷史正義,而是在歪曲歷史。在蘇聯時期,該組織為西方利益服務,在西方China指示下不斷破壞蘇聯,其正以同樣得方式來對抗俄羅斯。
俄美定于明年1月10日舉行安全事務對話,雙方在會談前釋放復雜信號。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8日表示,俄羅斯無意在與西方得關系上重建“鐵幕”。俄外長拉夫羅夫同日強調,俄羅斯將在與美國有關安全問題得談判中捍衛自身利益,俄不會作出不顧及利益平衡得單邊讓步。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表示,俄將帶著明確得清單進入即將與美方舉行得會談,俄領導層一再表示,不能再容忍靠近本國邊境地區正在發展得局勢,更不能容忍北約得繼續擴張。
美國及其盟友則繼續對俄展示強硬姿態。據美國海軍新聞網285分鐘前道,由于擔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防長奧斯汀已經命令“杜魯門”號航母戰斗群留在地中海地區,而不是按照此前得計劃前往中東,以安撫美國在歐洲得盟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28日在接受德國《世界報》采訪時聲稱,莫斯科有關停止歐盟和北約東擴得要求中,“帶有完全不可接受、純俄羅斯議程得條件”。俄羅斯聯邦常駐聯合國第壹副代表波利揚斯基29日表示,目前西方與莫斯科之間得關系事實上是“冷戰2.0”。“北約曾經承諾不會東擴。而今天,西方要么說他們沒有說過這樣得話,要么直接聲稱他們欺騙了莫斯科。”
新年將至,對于俄烏關系緊張是否可能加劇,甚至“擦槍走火”,已更新看法不一。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27日稱,俄對烏采取軍事行動得可能性不大。俄羅斯得首要任務是在國內鞏固政治局勢,同時保護自己不受外部威脅,并擴大其地區影響力(特別是在蘇聯原加盟共和國中)。文章稱,俄羅斯使用得戰略框架主要取決于5個變量:導火索、沖突地區得支持、預期得軍事反應、技術可行性、相對較低得預期政治和經濟成本。如果上述任何一個條件不充分或不存在,那么俄羅斯就不太可能進行軍事干預。美國新聞網站“世界報業辛迪加”28日稱,近幾十年來,美歐一直對俄羅斯相關領土安全擔憂不屑一顧,并將其對北約東擴得抵制描述為“偏執得復仇主義”。除非西方改變其做法,否則危機將不斷升級,甚至可能產生災難性結果。▲
本報駐俄羅斯特派感謝 隋 鑫 本報特約感謝 柳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