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中山站后,“雪龍2”號首次來到了南大洋的宇航員海。經過37天的海上作業,“雪龍2”號于日前圓滿完成了第36次南極科考南大洋宇航員海的調查任務。如今,“雪龍2”號又回到了密集冰區,并準備第二次穿越“魔鬼西風帶”。為何“雪龍2”號要停在密集冰區,又為什么要再次穿越“魔鬼西風帶”?總臺央視記者喬亞美為你找到了“雪龍2”號船長和輪機長,聽聽他們的回答。
“雪龍2” 號船長 趙炎平: 這次大洋調查總共是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的總航程突破了5000海里,是我參加南極考察記憶當中航程最長的一次。緊接著,我們要離開宇航員海,穿越西風帶,前往南非的開普敦,進行燃油、淡水、食品的補給。
南極海域的航行條件非常復雜,受西風帶氣旋的影響,航行經常會遭遇濃霧、大雪等能見度極差的天氣。當遭遇強氣旋時,考察船往往不得不避讓,以躲避氣旋的直接影響。
總臺記者 喬亞美: 為了躲避海上氣旋,現在“雪龍2”號又回到了浮冰區,現在是停在了南緯67度27分宇航員海的密集浮冰區內,預計將在這里停留兩天,然后擇機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
“雪龍2”號船長 趙炎平: 宇航員海這個區域會受到一個氣旋的影響,會下大雪,能見度會非常差,同時涌浪也會非常大。在我們所在位置的東側,涌浪可能會超過4米,我們的北側可能會達到3米到4米,同時外圍冰山也比較多,所以我們選擇進入浮冰區來。然后,在這里我們進行科考物資的一些整理、船舶穩性狀態的一個調整,主要是為過西風帶做準備工作。
這兩天,“雪龍2”號船上的氣氛也緊張了起來。為保障人員安全,船員和科考隊員們一起對“雪龍2”號上的所有科考設備和物資進行了綁扎固定。工程師們開始不分晝夜地對全船的機械進行仔細、嚴格的檢修。
“雪龍2” 號輪機長 黃嶸: (對)新的“雪龍2”號來說,因為設備太新了,包括人員對它的熟悉度,所以對這方面的檢查工作,肯定比以前做得更復雜、更仔細。從今天早上開始,我們就對兩個吊艙進行了全面檢查。對里面的線路情況,包括油位,包括傳感器全面地檢查,變頻器那邊,今天也檢查了,確保每個角落、每個設備都正常。
總臺記者 喬亞美: 經受住第一次西風帶考驗的“雪龍2”號,將迎來此次南極科考第二次“魔鬼西風帶”的考驗。本次“雪龍2”號一旦駛出這片密集浮冰區后,將迎來較大風浪,開始穿越西風帶,此次穿越西風帶預計將用時8天。
(總臺央視記者 喬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