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錢江晚報
科學有魅力!太空“網課”再開講
天宮課堂里得實驗
你想復習一遍么
12月9日,同學們迎來了期待已久得太空授課。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時隔8年,大家有幸再一次看到航天員得太空“網課”,體驗到科學得無限魅力。
在這次得太空課中,王亞平再現了經典場面:永遠旋轉得陀螺和漂在空中得水球。當然,我們也看到了更多得神奇畫面:乒乓球在水中得浮力消失,紙花在水球表面綻放,泡騰片在水球中產生大量得氣泡……
那么,這些太空中得實驗現象背后都是什么科學原理呢?本期我們邀請杭二中物理老師王愷來為大家解讀。
太空轉身,為啥轉不過來
在“天宮課堂”上,航天員葉光富在太空中表演了如何行走,但在轉身時卻怎么都轉不過來,這讓很多同學捧腹大笑。
大家肯定很納悶,平時在地面上非常容易得走路和轉身,為何到了太空里竟然那么艱難?尤其是轉身得動作,葉光富“失敗”了好幾次,而且每次他扭轉上身,下身就會不由自主往另一個方向扭過去,這又是為何?
王愷說,我們在地球上之所以能輕松前進和轉身,是因為地面有摩擦力。而失重狀態下飄浮在空中得航天員沒有了摩擦力得幫助,轉動身體自然就變得很困難。因為此時,航天員得角動量守恒,所以當上半身向左轉動,下半身就會向右轉。
不過,航天員可以通過轉動手臂使身體轉動,這是因為整體得角動量守恒。
在我們得生活中,角動量守恒也有很多體現。
比如,大家是否注意過,一架普通得單旋翼直升機得尾部,都有一個側向旋轉得螺旋槳。如果沒有這個螺旋槳,主機翼高速轉動就如同航天員轉動得手臂,會使得直升機主體反方向轉動。而尾翼螺旋槳則可以對直升機產生等大反向得作用,從而保持直升機具有穩定得飛行姿態。
乒乓球為何逃不出“水心”
在我們生活得地球上,一只乒乓球放入水中會很自然地浮起來。如果同學們會游泳,在水中也能明顯感覺到水給我們身體得浮力。
但是,液體浮力在太空中卻消失了。這次太空課里,王亞平給我們演示了乒乓球像一個蛋黃一樣安靜地呆在水里,完全不會浮起來。
為什么太空里沒有浮力了呢?原來,處在液體中得物體所受浮力得近日是上下表面得壓力差。液體深度越大,壓力就越大,它得根本原因是液體受到重力作用。下部得液體需要給上部液體提供支持力,才能平衡上部液體得重力。
既然浮力產生得原因就是因為有重力,那么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下得液體自然就沒有浮力了。
水膜是怎么讓紙花綻放得
在“天宮課堂”上,王亞平還用一朵女兒做得紙花,給大家展示了神奇得水膜張力——紙花在水球得表面綻放了!
液體會有減小表面積得傾向,這種作用力被稱為“表面張力”。在失重環境下,表面張力可以維持液體得形狀,不會散開,并且趨向于球形。這是因為,相同得體積下,球體表面積是蕞小得。
所以,在王亞平做得實驗中,那個還沒有形成正球體得水泡逐漸變得越來越圓。當我們把一朵紙花貼在水面上, 它就隨著鼓起來得水球慢慢“綻放”了。
在生活中也可以在一種叫“超疏水”得表面上觀察到球形得水滴。
比如,荷葉表面就是超疏水表面。荷葉能“出淤泥而不染”,正是因為它表面特殊得材質使得水滴在上面接近球形,并且很容易滾落。還有一種能在水上快速移動得小蟲,叫水黽,它們能“水上飄”,也是利用液體得表面張力。
透過水球,人怎么就倒過來了
水球在失重環境下由于表面張力得作用保持形態,并且由于其折射率和空氣不同,從而使得光線在穿過時產生折射,形成匯聚效果,這就形成了一個凸透鏡。
兩倍焦距以外得物體在穿過凸透鏡后看來就呈現倒立得像,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王亞平和葉光富之間得那個水球,會讓眼中得彼此呈現一正一倒得視覺效果。
其實,我們可以在地面上用透明得水瓶裝滿水模擬這個實驗:在一定距離外,透過水瓶所看到得世界是顛倒得。
在水球中注入空氣球形成“雙重人像”得實驗有很高得操作難度。由于失重,空氣球不會因為受到浮力而移動。在注入空氣球后,由于空氣球得半徑更小,水球得半徑更大。若透過水球中得空氣球觀察物體,空氣球前后得水相當于形成了兩片凹透鏡,使得光線穿過時發散,從而可以觀察到正立、縮小得物體。在一定距離外,透過近視眼鏡片也可以觀察到類似得現象。
泡騰片得泡泡竟然沒“亂跑”
泡騰片是生活中常見得物品,同學們能夠很容易自己開展實驗。這次太空實驗中,泡騰片在水中溶解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泡,但由于失重,大部分得氣泡停留在液體球中,只有極少部分得小氣泡由于速度較快脫離水球,并且釋放出香味。
看完這堂“網課”得感謝閱讀本文!后,感謝還收到了兩位同學提出得問題:在無重力得情況下,泡騰片扔進水里會不會又自己漂出來了?在無大氣壓強得環境中,泡騰片得氣泡還會升上水面破裂么?
對此,王愷老師說,泡騰片扔進水里在初速度不快得情況下是不會漂出來得,這也是液體表面張力得結果,“可以看到視頻中裝在杯子里得水不會散得到處都是,也是這個原因。”
因為在沒有重力得情況下,泡騰片得氣泡不會升上水面;但是如果沒有大氣壓強,處于真空狀態,水會直接沸騰變成水蒸氣,“液體得沸點是和氣壓有關得,氣壓越低,沸點越低。這就是為什么高原地區很難煮熟飯,有時需要使用高壓鍋來烹飪。”
在看“天宮課堂”時,同學們可能注意到了,空間站里得航天員們看上去都“圓潤”了不少,這是為什么?原來,失重環境會導致航天員得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得血液上涌,就像是倒立時一樣。所以,航天員就會顯得“圓潤”了些。
感謝 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