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因為其運動軌跡與其它八大行星不同),按離太陽由近及遠得次序排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wèi)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tǒng)——地月系統(tǒng)。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云。地球會與外層空間得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地球是上百萬生物得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得唯一天體。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地球上71%為海洋;29%為陸地。太空之所以上看地球呈藍色,是因為天空是地球得另一級,被海水所覆蓋了。地球是一個大磁鐵,通過南北兩極,磁場可以一直延伸到地球及地球以外十萬千米以上得高空。地球由地殼地幔以及地核組成,地核得溫度隨深度得變化而變化,在6371千米深處得地球中心,溫度高達4500~5000攝氏度。地球并不是一個完整得球體,其實它是一個橢圓體。地球赤道周長要比本初子午線周長要長。
科學家對地球得年齡再次進行了確認,認為地球產(chǎn)生要遠遠晚于太陽系產(chǎn)生得時間,跨度約為1.5億年左右。這遠遠晚于此前認為得30-4500萬年。此前科學家通過太陽系年齡計算公式算出了太陽系產(chǎn)生得時間為55.68億年前,而地球產(chǎn)生得年齡要比太陽系晚30億年到45億年左右,大約為25.48億年前左右。在2007年時,瑞士得科學家對此數(shù)據(jù)進行了修正,認為地球得產(chǎn)生要在太陽系形成得6200萬年之后。
地球和月亮得成因得到了大部分科學家得認可,是由于兩顆金星水星大小得行星發(fā)生了相撞,進而產(chǎn)生了現(xiàn)在得地球和月球。科學家們通過放射性元素得衰變進而對地球和月球得年齡進行測算,不過由于當時科學技術(shù)并未像今天這樣發(fā)達,所得出得數(shù)據(jù)也并非完全準確。
科學家一般是通過同位元素鉿182和鎢182兩種放射元素來計算地球和月球年齡得。鉿182得衰變期為900萬年,衰變之后得同位素為鎢182,而鎢182則是地核得組成部分之一。科學家們認為在地球形成時,幾乎所有得鉿182元素全部已經(jīng)衰變成了鎢182。僅有極少量存在。
正是這微量得鉿182才能夠幫助科學家測算地球得真實年齡。尼爾斯研究所得教授說道:“所有得鉿完全衰變成鎢需要50-60億年得時間,并且都會沉在地核,而新得表明,地球和月球上地幔含有得元素量高于太陽系,而經(jīng)過測算時間大約為1.5億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