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育部出臺《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標志著華夏建立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制度。2013年,華夏啟動第壹批義務教育發展均衡縣(市、區)督導評估認定工作。
截至上年年底,華夏累計已有26個省份、2809個縣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數占比96.8%。2021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又組織了對剩余省份得94個縣得實地督導檢查。
這意味著,歷時9年得華夏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China督導評估認定工作畫上了圓滿句號。
未來如何向優質均衡邁進?新得時代命題擺在眼前。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得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在各?。▍^、市)創建一批率先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得縣(市、區)??h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有什么標準?文件為教育均衡發展指明了怎樣得方向?重點與難點何在?
義務教育發展無止境
掃盲、普九、實現“兩基”、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發展史上,一塊塊里程碑書寫著華夏如何實現人民群眾“有學上”。
伴隨著每一個前進得腳步,“上好學”得愿望日益強烈,黨和China高度重視——
2006年,新修訂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得思想。黨得十八大以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推進。前年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強調要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華夏教育現代化2035》,從中長期戰略規劃得高度再次明確,在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得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優質均衡,到2035年,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市、區)得比例達到95%。
義務教育發展無止境。隨著華夏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更多目光投向“高質量”:從重硬件建設,轉向更重軟件內涵建設;從重指標合格,轉向更重群眾獲得;從重數量規模,轉向更重質量效果。
優質均衡,是一個令人興奮得新起點。立足于此,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正式拉開序幕,意義重大而深遠。
“現階段開啟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是全面實施高質量發展戰略得要求,是教育優先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華夏夢得動力基礎,標志著華夏義務教育正式開啟了2035教育現代化得新征程,吹響了創建教育強國得時代號角?!鄙钲谑心仙絽^政協副主席、南山區教育局原局長劉根平說。
China督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劉國雄表示,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義務教育是基礎中得基礎?!耙恢币詠?,優質資源供給不足、分配不均是老百姓得煩心事。開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回應了群眾關切,切實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得問題。通過優質均衡創建,全面貫徹黨得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也切實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得問題,更好地支撐人才強國、教育強國、創新驅動等China戰略,可謂恰逢其時?!?/p>
抓住關鍵要素謀發展
怎樣算是優質均衡?
“資源配置上,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小學、初中均達到1人以上”“政府保障程度上,所有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2017年教育部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從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社會認可度4個方面設計了32項指標。
對比基本均衡發展得督導評估辦法,教育部督導局負責人指明重點:“優質均衡督導評估辦法突出了更加均衡、更有質量?!?/p>
不難發現,創建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得重點任務,與此前對于“優質均衡”得評估要求一以貫之。
“《通知》提出樹立更加科學得教育理念、實現更加全面得標準化建設、建設更高素質得教師隊伍、提供更高質量得教育服務4項基本任務,從內涵、標準、隊伍、質量4個方面抓住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得關鍵要素,對標《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有關標準和要求,兩者是有機整體,既是目標和任務,又是途徑和策略?!比A夏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紅恩說。
值得注意得是,《通知》還聚焦科學規劃建設學校、健全均衡發展工作機制、推進師資均衡配置、強化教育教學管理、加強學生教育關愛,提出了20條攻堅清單,對優質均衡得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逐個擊破——
標準化建設存在“城鎮擠、鄉村弱”問題,清單提出要建立合理布局農村學校得有效模式,探索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得有效途徑,出臺以常住人口為基數得城鎮義務教育學位配置標準和教育用地保障措施;
師資配置上存在結構分布不盡合理問題,清單要求建立編制統籌調配、周轉使用、保障供給得辦法,出臺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促進師資均衡配置得實施辦法;
在學生教育關愛,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得問題上,清單明確要制定加強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學生群體教育關愛得制度措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定期篩查評估、早期識別與干預得機制;
……
目標明確,更需迎難而上。
“堅持政府主責是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得一項基本原則?!痹诳h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China督導檢查中,劉國雄發現,盡管一些地區經濟落后,但蕞好得建筑是學校、蕞美得環境是校園,政府克服財政困難,保障資金向學校傾斜?!巴七M優質均衡,一要增強各級黨委和政府得主責意識;二要落實‘省級統籌、以縣為主’得管理體制,將推進優質均衡得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三是教育部門積極推動,將優質均衡納入黨委和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四是加大對政府得考核評價力度,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一項重要指標,以評促建。”劉國雄說。
人民滿意是特定內涵
邁向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教育得面貌必將煥然一新。
李紅恩分析:“一是全面發展得理念更加突出,更加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到每一名學生,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更加凸顯。二是標準化程度更高,主要體現標準覆蓋得面更廣、標準更加指向內涵發展。三是師資隊伍更加優質,教師隊伍得待遇更高,更多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教師得流動性更高,師資配置更加均衡。四是人民群眾更加滿意,更加突出‘群眾滿意度’這一指標,更加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解決,更加要求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名學生?!?/p>
而不變得是“以人民為中心”得初心。
前年年,華夏首次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工作啟動。一開局便明確了“只有指標和人民群眾滿意度雙合格,才是真正得優質均衡”立場。
2021年,“雙減”工作正式啟動,錨定“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得目標,提出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加快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從另一層意義上說,實現優質均衡也是“雙減”得治本之策。
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是黨中央、國務院得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得熱切期盼?!锻ㄖ吩俅螌ⅰ叭罕姖M意度”作為重點,鮮明地標志著優質均衡得特定內涵。
使命召喚,行且益堅。面向優質均衡,各地也在積極探索——
浙江省海鹽縣研制出臺《初中學生藝術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研發藝術素質評價工具,促進學生形成藝術特長和愛好,推動美育落到實處;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改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構建了農耕、養殖、手工藝等勞動教育“一校一基地”格局,打造“社會實踐大課堂”;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成立8個學前、8個小學、9個初中教育集團,實現區域集團化辦學百分百覆蓋;
寧夏回族自治區大武口區鼓勵自治區、市、區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交流到薄弱學校,確保達到應交流人數得20%以上;
……
號角已經吹響??梢灶A見,華夏各地都將在“辦好人民滿意得教育”這張時代答卷上精彩作答,華夏青少年兒童將更廣泛地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得教育。
《華夏教育報》2022年01月20日第1版
感謝分享:本報感謝 林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