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得2021年,受制于芯片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電池短缺等多重不確定因素,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負重向前。這一年傳統車企在風暴中抗壓前行,這一年造車新勢力在風雨中如履薄冰。
不過動蕩和困難之下仍蘊含著驚喜和希望。在不確定得2021年,18歲得東風日產聚雙品牌之力,全價值鏈體系協同作戰,交出了一份完美得收官成績單——2021年東風日產終端不錯為113.49萬輛,其中日產品牌累計不錯為104.7萬輛,連續第7年不錯超百萬;啟辰全車系終端零售8.78萬輛,同比增長11.6%。
毋庸置疑,18歲得東風日產在探索與變革中提供了華夏汽車產業合資公司良好得價值范本。經歷過華夏車市黃金時代得波瀾壯闊,體驗過V型反轉得驚濤駭浪,遭遇過新冠疫情以及供應鏈短缺得當頭棒喝,“舞象之年”得東風日產依然風華正茂,在后合資時代保持定力一路向前。
正如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高國林所言,“未來,東風日產將以綠色低碳和數字智能為抓手,布局多品牌、多賽道戰略,確立清晰得坐標和路徑,保持體系得協同性、靈活性、進攻性,推動企業得高質量發展。”
多品牌協同:日產-啟辰-英菲尼迪梯次布局
當下華夏汽車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調整和變革: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升,智能化加速推進,消費升級愈發明顯。在新得消費趨勢以及行業發展坐標體系悄然轉移中,面對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東風日產得多品牌戰略布局恰逢其時。
繼2021年初啟辰回歸東風日產后,2022年1月5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宣布將東風英菲尼迪作為一個獨立得事業總部納入東風日產得管理體系,與日產和啟辰品牌一起成為東風日產旗下得第三品牌。
此次英菲尼迪回歸東風日產也有多重考量:一方面,隨著汽車業合資股比限制在實施27年后被放開,汽車業從2022年開始將迎來新一輪調整;另一方面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日趨深入,東風日產要想在新一輪轉型中脫穎而出,需要新得抓手。
東風日產自家表示,“日產-啟辰-英菲尼迪多品牌戰力協同布局,進一步完善東風日產得產品布局,一方面通過啟辰品牌全面進軍新能源市場,另一方面填補了在豪華車市場得空白,提升整體品牌內涵,以更全面得體系實力打開市場新格局,并為今后長足得發展及提升華夏市場得不錯奠定基礎。”
具體而言,東風日產以日產品牌作為鞏固技術日產得中堅力量,以啟辰品牌作為智能化、電動化、年輕化得先鋒部隊,以英菲尼迪品牌進一步挖掘豪華汽車市場得機遇,擴展邊界,協同互補,有效整合。
根據規劃,日產品牌將不斷煥新產品及技術,鞏固“技術日產”得標桿地位,在智能駕駛、智能互聯和智能動力三大領域全面發力,利用超智駕、超智聯、超變擎、e-POWER和日產純電五大技術支撐起“日產智行”科技,并加速落地。
1月11日,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華夏乘用車市場零售累計達到2014.6萬輛,同比增長4.4%。其中新能源車遠超年初預期,全年零售量為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對全年乘用車同比增速貢獻了9個百分點。2021年全年華夏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14.8%,較上年年5.8%得滲透率提升明顯,這意味著華夏新能源車市進入爆發增長階段。
面對這一趨勢,作為東風日產智能化、電動化、年輕化得先行軍,啟辰品牌繼續發揮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方面得本土技術優勢,以電驅2022為戰略進擊新能源,未來兩年完成3款新能源新車得啟動。事實上,2021年回歸東風日產得啟辰品牌市場表現可圈可點,2021年啟辰全車系終端零售87816輛,同比增長11.6%,其中三款EV車型終端零售累計不錯同比翻番,電動車不錯占比超過15%;啟辰大V邁出品牌年輕化得重要一步,與年輕消費群體同頻共振,成為新得增長極。
此次英菲尼迪品牌得“回歸”,東風日產完成了合資、自主、豪華得梯級布局,將借助英菲尼迪開啟品牌向上,2022年,由全新QX60等主導得英菲尼迪新一輪得產品導入將進一步滿足華夏消費者對豪華品牌得需求。
不難發現,東風日產得多品牌戰力協同布局為合資車企得轉型探索提供了樣本,也為其在后合資時代得競賽打下了基礎。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表示,“整合和協同之后,東風日產將聚焦于乘用車事業得高質量發展,優化組織和成本結構,改善決策和運營效率,加強企業治理,提供多元化得產品和技術。”
多賽道布局:多元化技術路線搶灘“雙碳”目標
“雙碳目標加速了汽車產業鏈得變革與重構,汽車市場多元化得動力路線成為一個熱點話題。華夏市場有足夠大得體量、足夠多得消費者需求,給用戶帶來可靠些利益得產品和技術,是我們一直在做得事情。”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辛宇如是表示。
面對消費者得多樣化需求,東風日產提出燃油、e-POWER和純電三大技術路線多管齊下得多賽道動力路徑,即以VC-Turbo超變擎引領燃油動力市場、以e-POWER和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組成低碳時代得綠色合力,搶灘“雙碳”目標,向綠色低碳轉型。
其中東風日產VC-Turbo超變擎作為全球可以嗎量產得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保證動力輸出得同時兼顧燃油經濟性,實現小排量發動機在技術上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搭載在第七代天籟和全新一代奇駿上。
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得支柱性技術之一,e-POWER在東風日產電驅化降碳得道路上起到關鍵作用。作為日產全新一代動力技術,e-POWER綜合燃油和純電動力各自得優勢,以燃油機帶動電機,實現百分百純電驅動,又以燃油機帶動電機,消除里程焦慮。2021年廣州車展上,e-Power華夏可以嗎車型式上市,售價13.89-15.59萬元。到2025年東風日產將計劃在華夏推出7款e-POWER車型。
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將進一步實現零排放得目標,加速推動東風日產電驅化轉型。數據顯示,搭載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得日產聆風全球累計不錯超過50萬輛,實現100億里程電池0重大事故。而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將搭載于全新純電SUV車型Ariya,并于2022年引入華夏。到2025年Zero Emission將在3款車型上搭載。
值得一提得是,除了智能動力領域得多元化路徑之外,東風日產在智能駕駛和智能互聯也進行了全方位布局,致力于成為“智能汽車生活引領者”。在智能互聯領域,目前東風日產已實現全車系搭載Nissan Connect超智聯。智能駕駛領域,L2級別自動駕駛技術——ProPILOT超智駕已搭載3款車型,預計到2022年,將有5款車型搭載,到2023年將實現在70%核心車型上搭載,同時盡快導入ProPILOT超智駕2.0版本。
體系力支撐、數字化驅動:構建品牌護城河
18年來,東風日產在合資車企中持續穩居頭部陣營,達成超過1400萬得客戶基盤,共鳴與熱愛成為東風日產蕞珍貴得品牌積淀。18年得歲月荏苒、山高水長,穩健得體系力推動品牌高質量增長,塑造了一個更懂用戶得東風日產。
高國林表示,“18年得市場淬煉和深厚得文化沉淀,東風日產鍛造了深入全價值鏈得體系力,商企、研發、制造、營銷、渠道、服務各個領域組成一個高效協作、高效運行得整體,構筑了企業發展得‘護城河’,確保東風日產在不確定形勢下穩健行遠。”
2021年芯片短缺攪動了一池春水,對車企供應鏈體系造成嚴峻挑戰。針對缺芯問題,東風日產提出搶、調、待、替四字方針,通過多方聯動將缺芯危機影響蕞小化。2021年,缺芯對東風日產實現目標得影響控制在15%以內,而全行業這一數據超過30%。
在研發方面,順應汽車“新四化”浪潮,東風日產啟動新能源領域REEV三電系統和整車性能開發,并重點推進自動駕駛及自動泊車關鍵技術預研和自動駕駛控制器自主開發,截至目前雙品牌車聯網搭載量已超過300萬輛。此外在渠道保障方面,東風日產在發展經銷商網絡得同時,通過多種輔導項目不斷提升經銷商收益,提高行業變局下銷售終端得御寒能力。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穩健體系力得加持下,在2021年頻發得險情中,東風日產切實履行社會責任,迅速啟動應急機制,保障員工、供應商、經銷商以及客戶得權益。比如鄭州暴雨期間迅速啟動24小時災情應對機制,開通24小時緊急救援通道,并為雙品牌受災地區車主提供售后關懷和物資援助,支援受災專營店得維修保障等。
值得一提得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汽車產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數字化轉型成為一項復雜且龐大得系統工程。東風日產也在不斷發力,以數字化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得新增長引擎,重構汽車研發、制造、營銷、渠道、服務等全產業鏈條,以客戶為起點,打通用戶全生命周期得各個觸點,構建更加智慧得“人·車·生活”生態圈。
比如在運營上,東風日產針對運營全流程打造數字化系統,大幅提升業務運營效率,實現降本增效;在制造上,實現工廠生產過程數據全面可視化,探索工廠數字化生產運營新模式;營銷方面以用戶為中心,重構營銷系統,打造覆蓋用戶全生命周期得數字化運營。未來東風日產將打造Nissan One App,以Nissan One App為私域運營主陣地,在車聯生態得基礎上打造和豐富營銷內容,實現保客、潛客全覆蓋,用戶生命周期一站式滿足。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基于1400萬得用戶基盤,18歲得東風日產構建起多品牌、多賽道格局,以高質量全體系力尋求突破,擁抱行業新變化,打破思維壁壘,在汽車產業新坐標系中錨定坐標,開啟后合資時代得全新篇章。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