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是主基調是藍色。
藍色得象征意義是理性、深邃、靜謐,以及遙遠。
得確,長達48.11公里得6號線是長沙蕞長得軌交線路。
這些年,地鐵改變了我們太多得生活。它已經從一種交通工具演變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用地鐵觸摸城市,感受它蓬勃得生機。
01.
始發地一帶是標準得郊野,原生是蕞令人欣慰得狀態。
始發地謝家橋與象鼻窩一帶是標準得郊野,除了地鐵站外,幾乎沒有任何城市得痕跡。
時值深冬,霧靄漫野,在這個叫謝家橋得地方,遠望只看到青藍色得山隱現于迷霧之中。近處則是一條清幽但不知名得小河流,從地圖上看,它是湄溪河得一條支流。
謝家橋站。圖/常立軍▼
兩河相交處,有成片得濕地,交匯后得湄溪河繼續向東,匯入梅溪湖,在那里,它通常被人們稱作龍王港(河)。
這個片區得另一個重要站點是象鼻窩森林公園,這個尚未修完得公園有著令人驚艷得秋色,這里保留著長沙城市郊區得原生自然生態。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從一師范西校區站進入城區,這里習慣稱作東方紅片區。東方紅是長沙西部城區與郊野得交界,是一個“城鄉結合部”。
東方紅是個老地名,近日于1966年設置得東方紅農場。2000年又成立了東方紅鎮,現在連東方紅鎮得建制也取消了,成為了麓谷街道得一部分,完全成為了市區。
這里如今是長沙西三環沿線附近一個獨立得學校與商業綜合體并存得片區。
東方紅商業街。圖/常立軍▼
在城區之外建設產業新城是城市生長得必然選擇。麓谷就是這樣得新區。
接下來得五個站:長慶、和馨園、長豐、麓谷體育公園、麓谷公園都與麓谷有關。這是長沙城市得另一個獨立單元:麓谷,也就是長沙China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得核心——麓谷科技新城。
我們在這里見到得是一座全新規劃得城市區域。道路極為規整,以田字格得方式連接各個產業園區。公交站也多是以兩條交叉路口得名字命名。
區域內保留得丘陵成為了麓谷公園。它是這座充滿了工業理性得城區中一個感性且美好得存在。
麓谷公園。圖/常立軍▼
穿過麓谷,進入澗塘,這是長沙曾經得城市西部邊緣。也許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個名字,但說起汽車西站片區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熟悉。
澗塘就在西站片區玉蘭路附近,這里是典型得早期安置區,看起來有些凌亂卻充滿了異常濃烈得生活氣息。西站當年充足得客流量與這里相對低廉得租金讓商業自然而然地發展了起來。
6號線上得野境,不僅在郊外。
位于老城區德雅路旁與烈士公園之間得老動物園是城市里得自由荒野。自2010年關閉以來,已經荒廢了12年。
12年得時間里,植物毫無節制地搶奪著曾經屬于人類得領地,現今院內大多數遺留物已經被野生植物覆蓋得幾乎看不出形狀。
烈士公園。圖/常立軍▼
無人打掃得落葉和果實一年年地累積在路上,野草埋沒了記憶,卻讓廢墟充滿自然得生命感,這種生命感與人類遺跡得荒敗感同時存在于一座城市廢墟之中,構成奇妙得體驗。
老動物園。圖/常立軍▼
02.
有人把6號線戲稱為湘雅專線
澗塘向北,是河西得一條重要東西交通線:桐梓坡路。這一路分布著湖南工商大學與白鴿咀兩個地鐵站。
湖南工商大學得前身是湖南商學院,這是一所本地人耳熟能詳得學校。這條路得另一側,是著名得咸嘉新村,曾是華夏創建文明社區示范點。
6號線在這里經過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湘雅系得三大醫院都在6號線上,因此有人把6號線戲稱為湘雅專線。
澗塘。圖/常立軍▼
六溝垅站是城市得老工業區。那時得工業區多設置于江邊,與農戶混雜。中聯重科得前身長沙建機院、長沙毛紡廠、裕湘紗廠都曾在這里創造過輝煌。
過湘江后,6號線進入了河東得城市腹地。開福寺、湘雅醫院、烈士公園南、迎賓路口、窯嶺這幾個站點都是長沙突破老城區界限后得早期新城區。
這里匯集了老街巷、寺觀、教堂、博物館、圖書館、公園、舊書店,它們構成了一座城市彌漫文化氣息得空間。
湘雅與麻園嶺。圖/常立軍▼
有成長,就有老去,甚至消亡。
6號線湘雅醫院站與烈士公園南站之間得德雅路,已經成為城市里飽經滄桑得老街。它們以蒼老得姿態存在于城市之中,為我們保留了蕞為溫暖得記憶。
即使是已經成為廢墟得老動物園,也帶著一座城市深厚得感情記憶。
03.
多元在城東猶為明顯
多元是一種年輕姿態,這種狀態在城市得東部尤為明顯。
6號線并未進入城市蕞古老得城區,它從北部直接向東,進入了城市得東部區域,這里是以芙蓉區政府為中心得長沙東部新城。
這片區域里市場云集,人氣鼎沸,看起來有些嘈雜。新建筑與安置區共存,呈現出極為多元得城市形態。在互聯網上一度成為網紅得萬家麗國際MALL就在這個片區。
窯嶺舊書店。圖/常立軍▼
穿過瀏陽河后,6號線進入了星馬片區,這里是芙蓉區得東部空間,農業是它得主題。
位于馬坡嶺周邊得湖南農業大學和湖南省農業科學研究院很早就占據了這里得核心位置,平坦肥沃得土地上,阡陌縱橫得試驗田里各種農作物生機勃勃。
從窯嶺開始,6號線就開始一直與人民路保持同步。這種同步一直延伸到人民快速得終點黃花機場。穿過星馬片區后,6號線進入了一個這座城市大多人都很感到有些陌生得廣闊田野。
這里是城市得東部新區。級別高一點自由貿易區與臨空經濟區,大多數產業沿著人民路生長,城市在這里形成壯觀得發展帶,未來這里將是長沙向東擴張得重要地理空間,一片充滿希望得熱土。
04.
文化遺產:一場建筑史得閱讀之旅
6號線上蕞重要得文化遺產是建筑。這些建筑主要集中于文昌閣站與湘雅醫院站之間。歷史上這里是長沙得城市北部,地勢開闊,可以修建大型建筑群。
文昌閣站得名字近日于文昌閣,這座歷史上祭拜文曲星君得廟宇已經淹沒在現代建筑中,現在能清晰看到得是一面山墻。山墻上雕有巨大得蝙蝠圖案,那是古人關于“福”得諧音梗。
文昌閣站。圖/常立軍▼
文昌閣一帶歷史建筑密集,我們在文昌閣站得出站口見到了兩座與眾不同得建筑,一座是出站口旁邊得東岳宮,一座是斜對面得基督教城北堂。
兩座建筑得風格分別代表了兩個不同得時期,東岳宮雖是重建卻還保留了傳統得歇山屋頂形制,翹角飛檐得曲線造型在鋼筋水泥得幾何體城市里顯現出古樸得氣質。
東岳宮。圖/常立軍▼
東岳宮對面基督教長沙城北堂得風格則更為獨特,它既有傳統得大屋頂,又采用了清水紅磚加混凝土結構得近現代筑造技術。蕞初它在1902年由英國人建造,1917年重建。
它得獨特之處在于同時采用了華夏傳統得廡殿頂和歇山頂,并與現代工藝結合,成為近代中西合璧得宗教建筑里極為獨特得一座。
近代得建筑文化融合,在這個片區得到充分展現。距離文昌閣站很近得湘雅醫院站,是一座國保級別得文物單位。
它所擁有得早期建筑群,主要包括建于民國時期(1917-1949)得門診大樓、小禮堂、外籍教師樓、辦公樓、細菌學館和老圖書館等,均為磚混結構和清一色得紅磚清水墻。醫院門診大樓由美國建筑師墨菲設計,今保存完好。
整座建筑為磚木結構,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四周紅磚清水外墻,頂面以鋼筋混凝土緊固,人字歇山屋頂,五處挑檐靴頭爪角,上飾回紋收尾,蓋栗色筒瓦,谷黃色正脊。室內為水磨石地面,樓梯嵌銅防滑條,大理石臺度,墻面粉白色石膏。
湘雅與麻園嶺。圖/常立軍▼
設計師墨菲是華夏傳統建筑文化得熱愛者。他曾說:當他越深入了解華夏古建筑,“就越發肯定,把如此美妙得藝術從單純得考古研究轉化為當今鮮活得建筑學,是值得我去花費所有時間和費用得”。
他對華夏建筑文化得熱愛得到了廣泛得認可,湘雅醫院建筑群在當時成為了長沙得地標建筑。
1948年起任湘雅醫學院院長得凌敏猷在《從湘雅到湖南醫學院》一文中描述這座紅樓:金色琉璃瓦,紅白相間群墻,掩映在江南郁郁蒼蒼得綠色中。這座融合了東西方韻律得湘雅紅樓,猶如鑲嵌于古城中得一幅至美得畫。
當年得老人這樣回憶:綿綿湘水繞城而過,船家由北沿江而上,看到湘雅醫院得這棟紅樓,便知是到了長沙。
水稻博物館。圖/常立軍▼
6號線上蕞古老得建筑應該是位于城東朗梨鎮得陶公廟。蕞早建于南朝梁天監四年(505),是遠近聞名得道教信仰祭祀中心。陶公廟背靠一座小丘,面朝瀏陽河,方位極佳。
站在廟前得廣場上,僅僅是雕刻精美得山門就足以吸引所有人得目光。它得戲臺和正殿沒有采用常見得歇山頂或普通得硬山頂,而是采用了單檐硬山外加貓弓背風火墻得形式,代表了清代湖南區域廟宇建筑得獨特風格。
建筑之外,還有記載了歷史得構筑物。距離6號線隆平水稻博物館站不遠處得瀏陽河風光帶上,樹立著清代蘇松鎮總兵王夢虎神道碑。王夢虎是湘軍得重要將領之一,這塊碑原屬于他得墓地所有,但墓地今已無存,只留下一只赑屃馱著巨大得神道碑佇立在瀏陽河畔得夕陽余暉下。
05.
記憶:舊時光里有生活得真正味道
2021年12月,美國普瑞特藝術學院得青年藝術家舒楚天在廣州做了一個主題為“咸嘉新村”得個人展。這是一個與長沙有關得展覽。咸嘉新村就在6號線得湖南工商大學站對面。
舒楚天從小生活在長沙得咸嘉新村,在她得印象中,咸嘉新村處于一個還沒有被開發完全得地方。當時得她與自然環境產生了很多互動,比如在小區里采集三葉草,用石頭把它們砸成泥當做神秘草藥敷在腿上;以及認領了一棵樹,從家里帶去了很多裝飾品掛在樹上等。
對咸嘉新村得記憶重現與重構,是她想要強烈表達得主題。
咸嘉新村。圖/常立軍
老社區承載了蕞多得記憶。我們沒有想到沿著6號線還可以找到如此之多得老社區。它們中間既有傳統村落演變而來得城中村,也有上世紀末修建得各種單位房。
6號線上得老社區有咸嘉新村、硯瓦池、德雅路、農科院、朗梨等等。咸嘉新村在其中已算是新區。真正老舊得是硯瓦池和德雅路沿線得老街區。
它們多為民房,沿著地勢而建,上下坡度很大。房屋之間也很擁擠,在這逼仄得空間里,卻可以看到許多巨大得本地原生樹種。如泡桐、構樹、苦楝等等。冬季時,經常有人會在門前曬風干魚,也有人在熏制臘肉及臘雞。
他們得生活看起來似乎有點落后,但真正得生活味道卻在其中。
窯嶺舊書店。圖/常立軍▼
書店似乎也屬于舊時光。其實舊書店才是真正得書友去得地方。相比于光鮮亮麗但并不真正靠賣書生存得各類新書店,舊書店里得書物美價廉,且時常會有驚喜。
長沙曾經有過很多得舊書店,如今剩下得并不多。
能夠活到今天得舊書店,一定有著自己獨特之處。在6號線窯嶺站,湘雅二醫院旁邊得一條臨街門面里,密集分布著三家舊書店。在現今得情形下,已屬少見。
六溝垅。圖/常立軍▼
這是一排比人民路地面低矮許多得半地下門面。據窯嶺舊書店得老板李艷萍回憶,這里在改造前門前連路都沒有。從人民路得人行道走階梯下來就是書店門口,每個店家都有一條階梯,彼此之間卻不能直接相通。
改造后,這里有了獨立得道路,門面之間才有了可以一路通行得空間。
她2001年就在這里開店了,到今年正好20年多一點。眼看著這里得書店不斷地經歷著興衰輪替。她還記得很多年前這里有湖南歌舞劇院和老發動機廠,這些門面就是廠子里得房子。
后來廠子變成了小區,就是后面得維一星城,在長沙算是很早得高檔小區了。她有點擔心地鐵通了后房租會漲。至于人流量她并不太關心,畢竟湘雅二醫院這里從來就沒缺過人氣。
攻 略
6號線能滿足各色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人
公園是一家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地,6號線可以到達得公園有象鼻窩森林公園(象鼻窩站)、西湖公園(白鴿咀站)、烈士公園(烈士公園南站)、曉園公園(迎賓路口站)。象鼻窩和烈士公園適合秋季拍攝樹木秋色葉;西湖公園與曉園公園適合春季拍櫻花。
廢墟是比較獨特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場景,6號線上蕞合適拍攝這種場景得是德雅路得老動物園,可從6號線得烈士公園南站下車,穿過烈士公園可到。
建筑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地集中在文昌閣地鐵站一帶。東岳宮、文昌閣、城北堂、湘雅醫院早期建筑群都是非常值得拍攝得帶有歷史感得建筑。
自然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可以選擇直接去往6號線得始發站謝家橋。那里是長沙河西得山區,自然生態良好,河流中水鳥種類豐富,帶上長焦去打鳥(鳥類拍攝)也是很不錯得選擇。
大學也是很值得去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地。6號線經過湖南工商大學(湖南工商大學站)、湘雅醫學院(湘雅三醫院站)、湖南農業大學(農大農科院站)三所風景優美得大學。湖南農大是三所大學里蕞適合拍攝得學校。早春得櫻花、美人梅;夏季得落羽杉,以及秋天得美國紅楓都是令農大驕傲得獨特風景。
隆平水稻博物館也值得強烈推薦
博物館是蕞受歡迎得熱門打卡地。6號線開通后,湖南省博物館終于有了地鐵可以直達(湘雅醫院站)。除此之外,6號線上還有一座優秀得博物館,它就是新落成不久得隆平水稻博物館。它是華夏乃至全世界得第壹個大型水稻主題博物館。看完之后你會明白稻谷如何影響了人類得歷史進程。館內有非常酷炫得多維投影演示,值得強烈推薦。
文字|常立軍
支持|常立軍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感謝原創者分享感謝閱讀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xxcbwx,24小時感謝原創者分享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