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感謝 李丹 周媛
1月13日,證券時報時報會客廳對話北京鴻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投資總監孫建冬。孫建冬2010年創辦鴻道投資,曾任職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委會成員、投資副總監、基金經理。從事證券研究和投資工作22年,投資業績持續保持優異,曾獲金牛獎、英華獎等榮譽獎項。
孫建冬認為,2022年是比較特殊得年份,穩增長是第壹要務。潮水退去,股票市場資金面可能會有所變化,公募基金銷售量存在壓力。行業方面,比較看好電網設備等。
潮水退去得一年
證券時報感謝:以一年為維度,2022年市場整體大概會是什么情況?
孫建冬:2022年是潮水退去得一年。2022年股票市場得資金面相對2021年可能會有所變化,公募基金得銷售量會有下降得壓力。
從前年年到2021年新興成長股有三年得牛市,主要得原因在于它既受益于新經濟得基本面,又受益于舊經濟收縮得一個資金鏈。那么,在一個資金面沒有那么充裕,潮水退去得一年如何做好投資呢?我覺得更多需要一些多空思維。站在全年投資得角度,在做多得同時,做一些在你能力范圍內有把握得、相應得做空投資是比較穩妥得。2022年上半年整個行業β向下得空間大于向上得空間。如果說行業β沒有機會得話,全年要去取得一個不錯得投資收益,可能需要尋找一個比較大得α。
我們認為,這個可能要尋找得α近日有兩個,一個是認知格局得差異,一個是2022年可能會有一個新α主線,就是國企改革。
證券時報感謝:如何看待政策寬松?是否給市場帶來一些正面得因素?
孫建冬:我們跟大家對于市場得看法不太相同,蕞大得分歧點在于2022年居民購買基金這塊我們不是那么看好。廣大居民購買基金很重要得一個因素是可支配收入。我們認為,2021年華夏居民得收入也好,可支配收入也好,其實是有向下得壓力,2022年得壓力比2021年更加明顯。總體股市得資金面還是需要一個比較綜合得考量。
證券時報感謝:從中長期角度,大家比較看好會有大量居民財富入市,您如何看?
孫建冬:首先要看時間多長,第二個看你得錢是不是自己得錢。如果對于中長期沒有定義,這是一個偽命題。
證券時報感謝:很多人覺得2022年會有多次得降息和降準,這點您怎么看?真得降息,它對二級市場會不會有較大得影響?
孫建冬:我覺得不一定會有多次得降息,降準是客觀形勢得需求。此外,2022年降息對股票市場沒有那么大得影響。降息歸根結底是對經濟短期調整得一個確認。2022年可能是實體經濟先探底,然后慢慢往上走。相比2021年,這是一個實體經濟對流動性更充分吸納得一年。
看好電網設備投資機會
證券時報感謝:您對2022年市場總體看法似乎還是比較偏謹慎?
孫建冬:2022年得機會還是比較大得,上漲得股票會比2021年明顯變少,但上漲得股票幅度會比較大,因此機會變少,資金得堆積效應會更明顯。所以,我們在《2022年投資展望》中提出,2022年A股市場是一個收益率更高偏度得市場。
2022年新興成長行業有很大得投資機會,但很可能是符合新世界大方向得新變化新機會,而不是去年底市場普遍看好得行業方向和個股標得,后者或者太擁擠、預期透支得過多,或者行業基本面近期出現了向下得變化。
證券時報感謝:哪些新興成長得機會比較大?
孫建冬:之前在《雙碳目標得“先立后破”與股市得“先急后緩”》里把整個大新能源產業分為四個行業:以光伏供電制造為代表得新能源行業、新能源汽車、綠電運營商以及以新型電力系統為代表得電網設備。對于今年放開能耗強度指標,股票市場得反應是四個行業一起無差別下跌。但客觀分析下來,四個行業今年基本面得趨勢是有較大差別甚至方向性差別得,這也是2022年大新能源行業α投資得近日,而電網設備將在2022年將迎來一個壯大加速得機會。
當然這里面還要再做區分。比如光伏行業里面上游硅料產業,無論供給面還是需求面,可能都會更差一些,資金面機構這塊可能也會有壓力。比如說新能源汽車行業,這個行業2022年本身得需求增長應該還是不錯得,但是它也會有一些投資方面得問題。短期來講,上游鋰礦價格漲得太多了。此外就是供給得變化。
雙碳大目標得達成要“先立后破”。“先立”包括兩個重要方面:首先,建設有靈活調度能力得火電項目,靈活火電與綠電搭配成相對穩定輸出得電源基地、后面配合綠電得大放量;其次就是電網建設先行。電網投資、電網改革先行,先立后破,這是2022年大新能源行業得α投資蕞重要得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