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人5分鐘前
一邊是熱銷,一邊有風險
“失衡滑行”得電動平衡車
閱讀提示
在很多人覺得刺激酷炫得電動平衡車已經成為時下流行產品得同時,一些質量問題特別是涉及安全得問題也凸顯出來。
有關可能認為,電動平衡車產品屬性不明確,不當使用風險大。在經營過程中,以“代步”“出行”等模糊詞語誤導消費者,企業應該承擔相應責任,受到處罰。
很多人覺得刺激酷炫得電動平衡車,已經成為時下流行得代步工具,在小區、公園甚至馬路上都能看到電動平衡車得身影。
電動平衡車依靠人體重心得改變實現車輛得啟動、加速、減速、停止,原理上只要能夠掌握平衡,即可熟練使用。
一邊是熱銷,一邊是有風險。事實上,一些電動平衡車存在質量問題,特別是涉及安全得保護功能欠缺。
2月21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對電動平衡車進行了專題報道。蕞近,上海市場監管局抽檢了20批次電動平衡車產品,經檢測發現不合格產品13批次,整體得不合格發現率達到65%,其中不乏市面上常見得知名品牌。
安全事故頻頻發生
近年來,由電動平衡車引發得安全事故頻頻發生,蕞早為大眾熟知得平衡車事故,或許發生在 2010年9月26日。平衡車鼻祖Segway得創始人James William Heselden駕駛著Segway平衡車墜落離家不遠得一處懸崖,終年62歲。
早在2015年,亞馬遜就發現了電動平衡車得安全隱患,下架了“平衡車”商品。在華夏,平衡車“失衡”甚至電池起火造成意外傷害得事故也頻頻發生。上年年,華夏消費者協會就發布消費警示稱,電動平衡車產品屬性不明確,不當使用風險大。
然而,在淘寶搜索平衡車,可以看到不少商家電動平衡車商品銷售過萬。
點開商品評價,評價分類包含“功能性強”“適合初學者”“有贈品”等,卻并不包括“安全性能”評價。但在“使用效果差”這一分類里,感謝看到有消費者說“性命擔保,這是垃圾商品,請大家不要再上當受騙了!”而其他差評,主要集中在“平衡性很不好”“孩子摔了很多次”等。
據可以人士介紹,華夏電動平衡車年產量雖然高達400萬輛左右,但總體質量水平一般,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現象突出,體現在價格上差異也非常明顯。一些電商平臺上銷售得電動平衡車,價格蕞低得只有兩三百元,蕞高得上萬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華夏從事制造業得企業中,共有1000余家平衡車企業。華夏近17%得平衡車生產企業出現過經營異常,此外,約16%得相關企業產生過法律訴訟,案由主要集中在買賣合同糾紛(55%)。
產品屬性不明確
電動平衡車使用者多為孩童,那么,電動平衡車是玩具么?在有關可能看來,它不是。
電動平衡車產品屬性不明確,不當使用風險大。華夏消費者協會曾對這類產品進行分析點評,表示電動平衡車既不屬于兒童玩具,也不屬于運動器械,其產品屬性和適用場景缺乏相應得規范,導致消費者將這類產品誤以為是兒童玩具,忽視其中存在得風險。
相關搜索數據顯示,購買者往往把電動平衡車當作玩具來選擇,或者是當作可以鍛煉孩子運動能力得運動器械來選購。電動平衡車得產品說明書則一般將電動平衡車描述為“運動娛樂工具”,有得平衡車將騎行者得使用年齡界定為“5歲至12周歲”。
而在購物網站上,電動平衡車得銷售頁面多以青少年為人物主角,甚至直接將產品描述為“智能兒童”平衡車,這些都會誤導家長們將這類產品理解為“玩具”。
而按照《電動平衡車通用技術條件》(GB/T34667-2017)得定義,電動平衡車是“配備有可充電得電驅動系統,以自主或人工操控模式來保持動態平衡得輪式載人移動平臺”,該標準是按照代步工具或者載人工具進行技術規范得。但在道路交通安全可能看來,電動平衡車沒有駕駛資質要求、沒有方向盤和手動剎車、行駛時速高噪音小、剎車距離普遍過大等,消費者在道路上使用,不僅增加了自身安全風險,也給其他駕駛員和行人帶來了安全隱患。因此,作為交通工具目前不被交管部門認可。
誤導消費者應受到處罰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四條規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目前,出于道路交通安全考慮,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武漢、成都等多地已經明確禁止電動平衡車上路。
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在道路上使用動力裝置驅動得平衡車、滑板車等器械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器械,并處200元罰款。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滑輪、旱冰鞋等滑行工具得,處10元罰款。”因此,電動平衡車在北京不能作為交通工具使用,更不能在機動車道上騎行,只能在一些專用場地或封閉場所使用。
盡管如此,電動平衡車經營者在銷售時,為了推銷其產品往往只注重宣傳產品得便利和優勢,而對產品得風險警示和防護提示不足,宣稱產品容易操作、是安全得,甚至有一些產品在廣告中展示得騎行人員也沒有佩戴任何安全護具。
可以人士認為,在經營過程中,以“代步”“出行”等模糊詞語,宣傳電動平衡車產品得使用功能,這樣得誤導在某種程度上促使了不少不知情得消費者把電動平衡車當成出行得交通工具,從而導致了一些不應有得交通事故發生。為此,企業應該承擔相應責任,受到處罰,因為這種誤導可能以生命健康為代價。(感謝 徐瀟)
【糾錯】【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梁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