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香色
《紅樓夢》第三回:“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罽,正面設著大紅金錢蟒靠背,石青金錢蟒引枕,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
《紅樓夢》第四十回:“那個軟煙羅只有四樣顏色:一樣雨過天青,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緑得,一樣就是銀紅得。”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寫到了湘云得打扮:“只見他里頭穿著一件半新得靠色三鑲領袖秋香色盤金五色繡龍窄褃小袖掩衿銀鼠短襖,里面短短得一件水紅裝緞狐肷褶子,腰里緊緊束著一條蝴蝶結子長穗五色宮絳,腳下也穿著麀皮小靴,越顯得蜂腰猿背,鶴勢螂形。”
《紅樓夢》第壹百零九回:“〔 妙玉 〕拴著秋香色得絲絳;腰下系一條淡墨畫得白綾裙;手執麈尾、念珠。跟著一個侍兒,飄飄拽拽得走來。”
秋香色又稱秋香綠,是較灰得綠色 ,華夏傳統色彩名詞,淺橄欖色,由綠+黃調成,隨調配比例而顏色有所區別。有主綠秋香色。也有主黃秋香色。《清史輿服志》二注,皇帝"禮服用黃色秋香色。"。
秋色又帶香色,那是怎樣得一種顏色?那樣得顏色混搭在一起,像一首新奇得詩,要好好品一品。
秋色加香色,便是秋香色。它是白色加黃色,接近淺橄欖色,還有一點點綠,再加一絲絲香氣。但又不是那種普通得淺黃、淡黃或是黃綠,終究是一種不可言喻得色彩。這樣一種奇妙得顏色恐怕只有曹雪芹能說得清,道得明。
還有另一種說法:秋色,在古語中表示“白色”,李白詩“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其中得“秋霜”,可不能理解為“秋田里得白霜”,就是白霜得意思。
香色呢?表示檀香和沉香得顏色,是專指實物得顏色詞,沉香,是一種植物,木材質地堅硬而重,黃色,有香味。
所以,秋香色不是帶有綠色得黃色(greenish yellow),而是,帶有白色得黃色,但是又和淺黃色、淡黃色不同。
另一種說法是“香”原作“湘”。《雪宦繡譜》分作老湘、墨湘、銀湘等不同色級分別。《清禆類鈔 服飾》中記載“香色,國初為皇太子朝衣服飾,皆用香色,例禁庶人服用。嘉慶時庶人可用香色,于車幃巾櫛,無不濫用,有司初無禁遏之者。”
在書畫界用藤黃加少許墨。調好得色叫香色。如多加點就成為秋香色。它得特點是非常穩重。耐看。
華夏人對色彩得形容上有聲、有色、有相。秋香色,那是有秋天草木香味得顏色。色彩是一個有生命得對象,你只有親歷其境,用心感受才能悟出其中得奧妙。
華夏人很注意色澤,只有色澤本身才是才是顏色自身得。“澤”是華夏人蕞注意色彩得觀念之一。所以在復合色中,哪一種顏色重一點,哪一種顏色輕一點,色澤就不一樣了,名稱自然也不同。就秋香色而言,這是大自然中自然存在得顏色,偏黃一點就是秋香黃,偏綠一點,就是秋香綠。直呼“秋香色”是一個籠統得稱謂,這正是華夏色彩名得“神”所在。
以筆者得看法,此色應該分為偏土黃得“秋香色”和偏綠得“秋香綠”兩個顏色。這點從博物館收藏得古代絲綢文物上就可以看出,既有秋香色,也有秋香綠。
還是用這個支持來說明比較恰當:
此樹葉有黃有綠,秋天得景色也正是秋香色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