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發布《2019年度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社會責任報告》
1月7日,深圳市國資委發布《2019年度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社會責任報告》。
這是深圳市國資委連續第三年發布市屬國資國企整體性社會責任報告,按照“服務大局、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民生”框架進行編排。各篇章以重點回應公眾關切的實質性議題為主線,設置“國企在行動”案例板塊、“責任縮影”故事板塊和“數說責任”圖說板塊,并與時俱進增加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范區以及黨建3個專題,系統展現了市屬國資國企2019年度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高質量推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城市建設、服務產業發展、服務民生事業等領域勇當尖兵,積極履責績效。27家直管企業負責人就履行國企社會責任莊嚴承諾,知名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市屬國資國企履行社會責任提出了殷切期望。
服務大局,當好國家戰略攻堅隊
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服務“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新一輪東北振興、脫貧攻堅等國家重大戰略中體現責任“大擔當”。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相繼承擔了廣東河源、汕尾27個貧困村精準扶貧,新疆喀什、廣西百色和河池等全國9省11地區對口幫扶協作任務。截至2019年11月底,27個貧困村戶脫貧率、人脫貧率均超過 99%。探索市屬國資國企產業幫扶“深圳模式”,以產業共建推進對口幫扶地區“造血”扶貧,確保幫扶協作項目“短期有成效,長期可持續”,其中援疆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5.8億元,累計在廣東河源、汕尾和四川廣安等地直接投資近66億元,助力深圳營造全民扶貧“大格局”和社會扶貧“大合力”,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穩步推進國際化戰略布局,截至2019年11月底,已在五大洲1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進投資項目59個,計劃投資總金額約65億美元,投資范圍涵蓋能源、港口、產業園區、軌道交通、公用事業等領域。
服務城市,當好城市建設主力軍
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積極承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在軌道交通、航空樞紐、高速公路、市政設施等方面當好“主力軍”。年度承擔全市重大建設項目64項,占全市年度項目總數的21.55%;年度計劃投資475.71億元,占全市年度計劃投資總額的25.67%。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全面提升服務城市安全和可持續運營能力,安全研究院開展深圳城市公共安全項目340項,燃氣集團完成城中村25.55萬戶天然氣改造。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水務集團污水排放綜合合格率達99.6%,能源集團建成投產垃圾焚燒發電廠12座,其中深圳市已投產7座,日處理能力達16300噸,基本實現全市生活垃圾全量焚燒。排交所累計推動深圳碳市場配額交易量超1455萬噸,配額流轉率連續6年居全國碳市場首位。
服務產業,當好產業發展助推器
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積極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完善的產業服務體系支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已建(擬建)產業園區210個,建筑面積6865萬平方米。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孵化平臺,2019年深圳市屬國資國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資產423億元,營業收入106億元,利潤總額10億元。深創投累計扶持企業上市 156 家,投資企業上市數量保持國內創投行業第一。高新投累計扶持企業掛牌上市291家,擔保集團累計扶持企業掛牌上市265家,國信證券累計扶持企業掛牌上市613家。以更大力度、更好服務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平穩發展專項工作支持民營上市公司55家,決策支持金額超200億元,取得良好的社會影響和示范效應。人才安居集團累計完成籌建約11.25萬套住房,占全市同期總量的40%,在建項目總建筑面積579.2萬平方米。
服務民生,當好民生事業頂梁柱
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積極推動水電氣、海空鐵等公共產品和服務質量穩步提升,不斷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打造住有宜居、出行順暢、幼有善育、老有頤養、精神豐盛的“民生幸福指數標桿”。水務集團承擔全市99.86%的供水業務,燃氣集團承擔全市100%的管道天然氣供應,能源集團2019年提供各類上網電量332.64億千瓦時。地鐵集團、巴士集團、東部公交承擔全市70%以上公共交通服務。機場集團國際客運通航城市突破60城,2019年12月18日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超5000萬人次。深糧控股承擔全市66%的糧食儲備任務,深農集團承擔全市90%的果蔬農副產品交易。2019年,人才安居集團供應人才住房15944套,深業集團和地鐵集團共推出穩租金商品房248套。實驗幼教集團傾心辦好22所市屬公辦幼兒園,累計投入補貼資金超過20億元,2019年提供優質學位逾9000個。深業集團提供養老床位386張。音樂廳2019年舉辦免費公益演出66場,惠及觀眾逾6.5萬人次。體育中心全年免費開放超過300天,低收費惠及市民21.2萬人次。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