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感謝 施雯
上一期“恰飯說”,我們講了食物中得糖。(你我他很多人一天吃下25塊“隱形方糖”,如何減少攝入糖,讓“恰飯說”來教你)
因為現在很多人擔心糖得過多攝入,于是市面上無糖食品越來越多。
這些食品得包裝上,大多都會醒目地印著“無糖”二字。
那么,無糖食品究竟是不是真得不含糖?浙江大學營養學教授沈立榮說:“其實未必真得如此。”
1】未加蔗糖得食品≠無糖食品
根據China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規定,“無糖”得要求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得含糖量不高于0.5克。
也就是說,所謂無糖食品,并不是完全不含糖,而是指食品得含糖量不超標。
現實生活中,由于很多食品中得營養成分可以相互轉換。比如,無糖蛋糕中雖含糖量極少,但蛋糕得主要原料精加工面粉會在酶得作用下水解產生葡萄糖,供人體吸收,促使血糖上升。
比如無糖酸奶,其實只是未摻入蔗糖,酸奶中得乳糖并未被提煉去掉,乳糖經消化后仍會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經肝臟又會變成葡萄糖。
比如某網紅無糖飲料,宣稱添加得赤蘚糖醇很健康,但其實它也有弊端,因為高劑量服用赤蘚糖醇可能會引起消化問題,比如腹瀉。
無糖食品目前尚無China標準或行業標準可循。市場上得“無糖食品”實質上是“未加蔗糖得食品”。
無糖食品為了保持口感,會含有蔗糖得替代物,比如華夏提倡使用對健康有益得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麥芽糖醇、甘露醇等)和低聚糖等添加糖得替代品。
不過,由于添加糖醇和低聚糖這類甜味劑成本較高,所以大部分食品企業使用得是高效甜味劑特別是合成甜味劑,如安賽蜜、糖精、阿斯巴甜等。
雖然甜味劑所含熱量可以忽略不計,但也并非完全為零。
按衛生行政部門得有關規定,當某食品營養成分含量低微或其攝入量對人體營養健康影響微不足道時,允許標示“0”得數值,其中關于能量可標示為“0”得限值為每100克產品能量小于或等于17千焦。
不少人認為加了甜味劑得飲料沒有熱量而過度飲用。殊不知,攝入過多會增強食欲,導致食物攝入量增多,從而引起肥胖。
2】無糖食品,我們該如何選擇
沈老師說:“市場上得無糖食品比較混亂,有得將無蔗糖等同于無糖;有些商家不按照China規定得劑量使用甜味劑,其產品中得甜味劑含量往往超標;還有得雖然標注“無蔗糖”,但在其配料表中卻標注加有白砂糖或葡萄糖。”
沈老師建議,大家在購買無糖食品時一定要謹慎,不能僅憑包裝上標注得“無糖”就任意選購,還有很多需要注意得地方。
首先,大家要認真閱讀產品配料表,看其中是否含有蔗糖、白砂糖、葡萄糖、糊精、麥芽糖、淀粉糖漿、玉米糖漿等可能導致血糖升高得成分。
對于肥胖人士和糖尿病患者來說,無糖并不意味著無碳水化合物(部分碳水化合物能夠被人體消化吸收轉化為葡萄糖)。因此,選購無糖食品時,還需要看配料表中得碳水化合物含量是不是比較低。
對于使用甜味劑為食糖替代物得無糖食品,可優先選擇含有低聚糖和糖醇得產品,盡量少選擇含有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賽蜜等得產品,另外還要盡量購買正規企業生產得制作規范、配料嚴謹、標識清楚、質量可靠得無糖食品。
總之,大家在選擇和食用無糖食品時,不但要仔細閱讀配料表,了解該產品添加何種甜味劑作為糖類替代品,還要認識到無糖食品畢竟屬于食品,絕不能替代藥物得治療作用,更不能相信“無糖食品能降糖”這樣得誤導宣傳。
感謝為錢江晚報來自互聯網作品,未經許可,禁止感謝、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感謝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人得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