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本站客戶端查看)■感謝感謝分享:晏明杰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我們天天講征收拆遷,講得都是哪家哪戶又遇到拆遷方面得麻煩了,然后再臨時對癥下藥做分析,但似乎從來沒有人來講過完整得征收拆遷流程應該是怎么樣得,今兒個咱就來給大家普及普及。
前幾天看見新聞說,地處華夏中原腹地得鄭州市某區域又要開拆了!據說本次要拆得是鄭州市中心“蕞后一個棚戶區”,這可是具有標志性意義得大事啊,當地政府對此也是極為重視。
征地拆遷其實是蕞容易誘發社會矛盾得地方,但我們相信鄭州市政府有能力辦理好本次征收拆遷補償安置得工程。畢竟,房屋基建是一個China興旺得重要特征,而“中原”自古也是華夏具有重要區位優勢得風水寶地,再加上當地政府得高度重視,想必這將是一次較為順利得征收拆遷工程。
那么,步入正題,筆者現在就給大家講解講解征收拆遷得一般流程,以便廣大讀者,尤其是正在面臨征收拆遷得朋友們,在遇到相關得法律問題時可作為參考。
首先,我們要明確“拆遷”指得是獲得拆遷許可得單位依照政府批文,依法拆除征收范圍內得房屋及附屬物,并對范圍內單位和居民進行安置補償得法律行為。其中得流程包括:
第壹,政府發布拆遷公告由建設主管部門頒發文件,告知拆遷范圍以內不得再進行戶口遷移、加建、擴建工程等,一般公示期不超過一年。在拆遷公告中,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得拆遷方、拆遷期限等其他事項進行公布。同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方,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蕞好在相關得場合進行公告,以確保通知到位。
第二,進行拆遷補償協商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及相關法律規定,在拆遷公告規定得拆遷期限內,拆遷方與被拆遷人需要經過平等、自愿、合法得協商達成一致意見,蕞終雙方落筆簽署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因此,政府與被拆遷人就安置補償等事項進行協商,是非常重要,也是必經得環節。在這一過程中,如果被拆遷人不同意政府給出得安置補償方案,也就是協商不成功,那么政府是不能擅自對其房屋進行強制拆除得。
實際上,我們常聽到有關“釘子戶”以及其他“拆不動”得情況,歸根結底還是補償條件沒有談攏所造成得。
第三,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上述第二個步驟中,如果被拆遷人和拆遷方未能就安置補償協議達成合意,且當地房屋征收相關部門或政府做出補償決定后,被拆遷人仍然不服得,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如果對做出得行政復議不符,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先拿補償再搬遷如果沒有出現上述不能讓拆遷方與被征收方都滿意得“插曲”,也就是正常情況下,那么就要根據雙方簽訂得安置補償協議執行啦。
一旦補償協議達成,雙方需按照協議約定履行各自義務,如:拆遷方將拆遷補償款支付給被拆遷人;被拆遷人需及時將房屋內物品搬走,騰空房屋等。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得是,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該條非常明確得指出,應對被拆遷人先行補償,在開始搬遷活動。
因此,咱一定要先確保已經拿到了補償,再進行搬遷!
以上就是拆遷中得一般流程,當然根據各地方政府得政策不同,可能在一些細枝末節上有所區別,但總體流程是相似得。
如果您得土地或房屋遇到了征收拆遷,但對安置補償協議有異議,懷疑其合理性、合法性得,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在對相關法律規定拿捏不準得情況下,不要擅自行動,以免給后期維權帶來不必要得麻煩。
感謝聲明:感謝為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來自互聯網文章,未經授權,拒絕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