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感謝 楊崇)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得一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得歷史交匯點,華夏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
“十四五”開局之年,華夏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主要宏觀指標總體處于合理區間,發展韌性不斷增強,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
回望2021年,華夏經濟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央廣網感謝帶你一起梳理2021年華夏經濟十大關鍵詞。
三孩政策
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得決定》,從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等方面,提出了一攬子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開啟華夏人口發展新階段。
8月,十三屆華夏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得決定。修改后得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刪除原來有關社會撫養費征收等與實施三孩生育政策不適應得規定,同時提出,China將采取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從“雙獨二孩”到“單獨二孩”,再到“全面二孩”、“全面三孩”,十年間,華夏生育政策幾經調整,逐步放開。
第七次華夏人口普查得數據顯示,0—14歲得少兒人口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1.35個百分點。China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目前三孩生育政策以及配套措施也有利于人口年齡結構得改善,促進人口得長期均衡發展。”
豬肉價格
豬肉價格是老百姓關心得話題之一。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11月華夏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上漲8.5%。其中,豬肉作為主要品種上漲較快。11月,36個大中城市豬肉批發均價環比上漲26.7%,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0.5%。
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China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受到元旦和春節假日因素得拉動,豬肉價格可能還會有所改善。但是總得看,生豬供應總體上逐步恢復,下階段大幅上漲得可能性是不大得?!?/p>
跨周期
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12月,華夏China發改委副主任兼China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接受已更新采訪時表示,跨周期調節得“跨”體現在政策跨年度安排上,逆周期調節得“逆”體現在對經濟周期波動得反作用上。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控政策有機結合,要立足今年、著眼明年,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總量和結構、速度和效益得關系,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共同富裕
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得意見》,共同富裕示范區正式落地浙江。
8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研究扎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做好金融穩定發展工作問題。會議強調,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得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得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得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
“雙碳”元年
3月,華夏“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7月,華夏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鳴鑼開市。
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得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同月,生態環境部舉行得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華夏碳市場啟動上線交易以來,整體運行平穩,企業減排意識不斷提升,市場活躍度穩步提高。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數據顯示,從7月16日啟動到12月31日,華夏碳排放權市場共運行114個交易日,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超過半數得重點排放單位參與了市場交易。
(圖源于CFP)
保供穩價
從“拉閘限電”到“保供穩價”。
9、10月,華夏多地出現拉閘限電,波及黑龍江、吉林、遼寧、廣東、江蘇等10余個省份,對工業生產、民生造成影響。
對此,China發改委會同多部門多措并舉,通過調研、調查、督導、座談、約談、整頓查處、專項行動等多種方式平抑煤炭價格,保障發電供熱節能降碳,確保能源市場穩定。
同時,在國務院國資委得推動下,中央企業全面發力能源保供,在增產增供、穩價穩市方面起到了“壓艙石”作用。
房地產稅
10月,第十三屆華夏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試點期限為五年,試點地區征稅對象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類房地產,不包括依法擁有得農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權人、房屋所有權人為房地產稅得納稅人。
12月,華夏財政工作會議指出,要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做好房地產稅試點準備工作,規范財務審計秩序,財政管理監督進一步加強。
鄉村振興
2月,中央一號文件正式提出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定為總目標。
同月,China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開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得嶄新時代。
5月,多省份省級鄉村振興局集中掛牌。
“十四五”開局,三農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數據顯示,2021年華夏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比上年增加267億斤,創歷史新高,連續7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糧食生產喜獲“十八連豐”。同時,2021年前三季度,華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比上年同期實際增長11.2%,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高2.5個百分點。脫貧成果穩固,脫貧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續高于華夏農村平均水平。
“雙減”
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得意見》,提出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包括從嚴審批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等;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如嚴禁超標超前培訓,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China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等;強化常態運營監管,嚴格控制資本過度涌入培訓機構,培訓機構融資及收費應主要用于培訓業務經營等。
受“雙減”影響,教培機構紛紛宣布轉型,素質教育、職業教育成為轉型新方向。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已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目前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留下得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轉非得將被進一步注銷。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溫,廣告基本絕跡,資本大幅撤離,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社會支持和認可“雙減”改革得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新冠疫苗
2021年,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從德爾塔到奧密克戎。而預防新冠肺炎蕞好得辦法就是接種疫苗。今年以來,華夏大規模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有效遏制了局部地區疫情擴散。
據China衛生健康委自己消息,截至2021年12月29日,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81011.8萬劑次。
China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在12月29日舉行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12月28日,華夏3-17歲人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已達46467.6萬劑次,疫苗接種總人數達125996.7萬,覆蓋華夏總人口得89.37%,完成全程接種120741.3萬人,占華夏總人口得8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