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也能拍出大片感?這些隱藏得可以拍照模式,很多人還不會用!
都2021年了,手機拍照如何拍出相機效果?這些知識要掌握!
為什么別人手機拍照那么好看?相機里隱藏得設置,很多人不會用!
為什么別人手機拍照比我好看?3分鐘教你學會可以拍照模式!
拍照OUT了?還不知道如何用手機拍出單反效果?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標簽:手機、拍照、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相機、數碼
如今得智能手機拍照功能已經非常強大了,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用手機代替相機來拍照,因為稍微好點得手機都有“可以拍照模式”,只要掌握好拍照技能,手機也是可以拍出大片即視感得。不過,手機得可以拍照模式,很多人可是從來都沒用過得,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手機可以拍照模式在哪里?
不同得手機,相機可以模式得位置可能不同,但一般都在拍照那一欄。以榮耀手機為例,打開【相機】,感謝閱讀【更多】-【可以/PRO】,進入可以模式。
找到可以模式后,可以看到有很多可調節得參數,來看看這些參數都表示什么,應該怎么設置。
手機可以拍照模式界面?
測光方式
在可以拍照模式界面中,左邊第壹個圖標代表得是“測光方式”,感謝閱讀圖標后可以看到三種測光方式,從左到右分別是:矩陣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
測光,顧名思義,就是測出一個地方得亮暗程度。矩陣測光,是對整個畫面進行綜合測光;中央重點測光,是對畫面得中央區域進行重點測光;點測光,是針對選中得一個點進行測光,比如拍純黑背景只留主體,可以用點測光實現。
對于手機拍照來說,這個功能幾乎很少用,這里就不詳細講了,感興趣得可以了解上網深入了解一下。
ISO(感光度)
ISO即感光度,用于衡量鏡頭對于光得靈敏程度。一般來說,ISO值越低,畫質越好,但畫面更暗;ISO越高,畫質越差,噪點越多,但畫面更亮。
要注意得是,不是ISO越低畫面就越好,在光線條件差得情況下,適當地提高ISO是必要得。
在拍攝夜景時,ISO建議設置在400-800之間,如果想要拍出燈光效果較強得夜景,比如車流、煙火,可以將ISO設為100左右,搭配手機支架固定手機進行長時間曝光,從而保證拍出得照片畫質清晰銳利。
S(快門速度)
快門,可以理解為一扇門,這扇門打開得時間越長,進光量就多,打開時間短,進光量就少。通過調整快門速度,能控制照片得明暗程度。
快門速度S越慢,進光量越多,畫面就越亮;快門速度越快,進光量越少,畫面就越暗。
在拍攝快速移動得物體時,建議調為高速快門,將S調到1/1000秒及以上,這樣可以拍攝出定格得瞬間。
如果想拍出光繪效果得照片,則需要采用慢門拍攝,可以將S調慢至30秒,這樣手機也能拍出光繪、車流、星軌、涓涓細流等景物,建議搭配支架以保持手機得穩定哦。
EV(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可理解為拍照時一種控制光得方式。通過調整曝光補償,可以讓畫面達到比較合適得明暗效果。
如果環境光線太暗,就調高EV值,如果環境光線太強,就降低EV值,把數值調到畫面顯示比較清晰即可。
AF(對焦方式)
對焦就是指使用相機時調整好焦點距離,使拍攝物成像清晰。手機相機中得對焦方式有三種:AF-S、AF-C和MF。
AF-S:單次自動對焦,適合拍攝靜止得物體。
AF-C:連續自動對焦,適合拍攝移動中得物體。
MF:手動對焦,自行選擇區域進行對焦。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使用自動對焦,方便操作。不過,有時會遇到一些不太好對焦得東西,比如高亮、白色物體等等,自動對焦可能會失效,這時就要用到MF手動對焦了。
WB(白平衡)
通過“白平衡”這項設置,能夠確保拍攝時拍攝對象得色彩不受光源色彩色溫影響,就相當于一個彩色濾鏡,能糾正光照環境造成色彩偏差,真實還原景物得顏色。
白平衡也有多種模式,通常有鎢絲燈(白熾燈)、日光、陰天、閃光燈等等。
相信很多人在日常拍照時會發現,在鎢絲燈下拍照時畫面會偏黃,在日光燈得房間里拍照畫面會偏綠。這時候白平衡就發揮作用了,通過設置對應得白平衡模式,可以消除這種光源造成得偏差,使拍出來得照片更接近我們得視覺習慣。
以上就是關于手機相機可以模式得基本知識,大家在用手機拍照時可以參照一下,試試用手機給自己拍一些靚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