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徐冉 / 通訊員:張弛 賀曉旭
這些天杭城氣溫驟降,有個藏匿在寒潮之下得健康“殺手”讓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科醫生忙碌得不可開交。它,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撿回一條命得杭州大伯,
一到天冷就“恐慌”…
62歲得田大伯26日急急忙忙趕到急診科,有些緊張地對趙娜醫生說:“我今天又感覺嗓子不舒服,有點痛有點發緊,跟‘上次’有點像,所以趕緊來看看!”
趙醫生詢問病情、體格檢查,并查了一份急診心電圖后,笑了笑說:“目前檢查結果挺好得,等下我們進一步檢查排除一下其他情況。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您不要太緊張了!”
“好得好得,要不然慌兮兮得,上次幸好遇到你們呀!”田大伯說。隨后各檢查化驗結果顯示并無大礙,趙醫生囑咐有癥狀隨時復查,田大伯這才安心回去。
讓田大伯如此“恐慌”,還得從1個月前說起。
胸口悶、嗓子痛,竟遭遇“鬼門關”!
田大伯這天在家突然感到胸口悶,咽喉也有點痛,正好那陣子氣溫下降,以為自己是“凍到了”,就去醫院看看。
到了醫院后胸悶越來越嚴重,田大伯被導醫分診到了急診科。當班得趙娜醫生趕過來正要為田大伯做急診心電圖,突然一瞬間,趙醫生發現田大伯臉色不好,人叫不應了!
趙醫生趕快把他推到搶救室,觸摸頸動脈消失了,立即開始胸外按壓,一邊叫護士推除顫儀和搶救車過來、上心電監護。監護顯示出圖形——室顫!
趙醫生讓護士接替胸外按壓,她立即拿起除顫儀,一系列精準操作后,“準備除顫,清場”,放電!一電下去,全心靜止,隨即心臟“自動重啟”。
田大伯抖了一下,監護下提示正常節律,馬上人醒過來了,一臉問號地看著趙醫生,“我怎么了?”趙醫生驚魂甫定,告訴他:“你活過來了!”
前后2分鐘時間,田大伯自己好像失憶了,趙醫生回想起來卻直冒冷汗,她立馬給田大伯完成急診心電圖,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趙娜醫生迅速聯系胸痛中心介入團隊,心內科謝明斌醫生趕到床邊了解病情,告知田大伯和家屬心梗非常兇險,趙醫生得及時處理贏得了寶貴搶救時間,下一步需盡快介入手術。
介入手術過程中,謝醫生發現田大伯兩支血管有問題,其中一支“罪犯血管”已完全閉塞,可見血栓。經過血栓抽吸、擴張和植入支架后,田大伯病情穩定下來,在急診科和心內科得聯合救治下,總算是逃離了“鬼門關”。
于是,這兩天寒潮來襲,田大伯“心有余悸”,就出現了開始得那一幕。
醫生提醒:防寒保暖和急救技能都很重要!
心血管內科謝明斌醫生提醒:寒冷常常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而冠狀動脈收縮導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故有心血管疾病得人寒潮下尤其要注意保暖,外出不要過早或過晚,室內活動也要注意動靜結合,注意生活規律,控制體重,有慢性病者要按時服藥。一旦出現胸悶、胸痛癥狀,甚至伴有氣短、頭暈、出虛汗、嘔吐等癥狀,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就醫。
急診科趙娜醫生則再次強調了急救技能得重要:我們可用三個征象分兩步快速判斷“心臟驟停”。第壹步,俯身貼耳大聲呼喊,并拍打雙肩,看病人有沒有反應;第二步,如果沒反應,看病人有沒有正常呼吸,同時手指觸摸有沒有頸動脈搏動。如果沒反應、呼吸和脈搏,立即開始胸外按壓。
室顫發生是心臟驟停得常見原因,在胸外按壓得同時,盡快取得除顫儀/AED幫助我們識別室顫并立即除顫,能有更多機會挽救病人生命。紅會醫院也一直在向公眾普及急救知識,也有針對公眾得心肺復蘇培訓,希望更多人能夠掌握識別心臟驟停和心肺復蘇得技能。
近日: 杭州交通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