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過年啦問世間年為何物 最誘人是殺豬飯只是今年一些地方約吃殺豬飯的少了……)
烤五花肉,走一波。殺年豬,鄰里忙。在云南,有一種鄉愁叫“殺豬飯”。
鄉里鄉親在殺豬飯中拉開年尾團聚的序幕,身在異鄉的游子因殺豬飯而生出縷縷鄉愁。然而,今年“二師兄”身價起伏不定,還興請吃殺豬飯?記者走訪云南多地了解到,今年邀約吃殺豬飯的人家明顯少了,有的地方殺豬飯甚至由廣為邀請改成了“暗殺”,但當地人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備豬頭肉、火腿、香腸、腌里脊、吹肝、辣參等年貨時依然很舍得。
麗江
今年流行“暗殺”年豬備年貨仍舍得下血本
“你們家今年沒殺年豬?”“暗殺了!”說到殺年豬,麗江楊女士說,本應在冬日朋友圈里占據“主角”的內容——各地年豬飯菜肴、滿桌燒烤,卻極少出現,猛然間覺得今冬少了點什么。細細回想,殺豬飯的飄香居然沒有嘗到多少,于是問了一圈身邊朋友,基本就是兄弟姐妹家聚聚,請朋友的變少了。
在麗江,11月至次年1月上旬,本是一個星期一次殺豬客的節奏,而今年都到臘八了,殺豬客都沒有做過幾回。“我以為就我做的客少,問了下才發現今年大家的殺豬客確實沒有去年多。”定居麗江的李先生今冬只做了4回殺豬客。
楊先生說,殺年豬時叫上同事朋友聚聚,其實也是麗江人的一種年終聚會。“今年確實沒有請,自家殺的年豬做了火腿、臘肉,再給兄弟姐妹家分分新鮮肉,剩不了多少。”
此外,請殺豬飯的人家也似乎沒有往年“豪爽”了。往年,一般人家中午以新鮮豬肉備之,配上土豆、臭豆腐、小瓜、生菜等,中午待客只吃燒烤。“今年除了燒烤中午也待正客,就是怕一直吃燒烤,肉不夠。”老家在拉市鎮的和女士說。
不過,還是有當地人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備足豬頭肉、火腿、香腸、腌里脊、吹肝、辣參等年貨。
大理
他家殺4頭豬1頭當天吃3頭腌制儲藏
“殺年豬,吃殺豬飯,圖的是一種氛圍,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吃的不僅是一桌熱騰騰的‘全肉宴’,更是一種鄉里鄉親聚在一起的濃濃人情味。不管豬價漲不漲,殺豬飯還是要吃的。”大理州祥云縣下莊鎮沐滂村村民張丕明說。
每年寒冬臘月之際,張丕明家都要殺4頭豬和自家蛋雞養殖場里的員工一起分享。“一頭用來吃,剩下的3頭以腌制儲藏起來,來年再享用。”他告訴記者。
不同往年的是,今年一部分農戶選擇兩家農戶合買一頭豬,宰殺后一家分一半豬肉帶回家。還有部分農戶只買新鮮火腿,“最近這幾年家里養豬的越來越少,很多村民都是直接買新鮮火腿回家,吃新鮮豬肉,也可以進行腌制。”祥云縣下莊鎮沐滂村的胡美芬說。
日前記者走進祥云縣下莊鎮農貿市場,發現豬肉價格略有下降,豬肉各個部分價格降幅基本都在2到3元左右。
殺豬飯,重要的不是吃了什么,而是親朋好友們聚在一起,話話家常,談談趣事。在忙碌了一整年后,這樣一頓豐盛的殺豬飯,將親情、友情緊緊拴在一起。
保山
較往年有所減少但很多家庭仍籌備殺年豬
在施甸的布朗族寨子,游子們最想念的是家鄉那桌熱騰騰的年豬飯。年豬一殺,意味著在外工作的游子們要歸鄉過年了,這是父母們最殷切的期盼,也是孩子們心底永恒的家鄉味道。所以,每年冬至過后,各家各戶都迫不及待地將飼養在豬圈內的那頭肥豬趕出豬圈宰殺。
質樸的布朗人,熱情好客。殺年豬時,主人會邀請親朋好友、鄰里鄉親一起來品嘗,而這也成為當地人走親訪友喜慶相聚的日子。施甸縣木老元是布朗族群眾聚居的一個鄉鎮,雖然今年受豬肉漲價的影響,吃年豬飯的次數較往年有所減少,但臨近年末,很多家庭仍然像往常一樣籌備殺年豬過節。
德宏
農戶趁肉價好賣了豬有的村預計少去3成年豬飯
德宏州芒市勐戛鎮居民主要以漢族居多,每年春節前芒市地區進入吃殺豬飯“熱”時,鎮上都是殺年豬的“大戶”。勐戛鎮殺年豬的時間一般從上一年的11月開始持續到春節前,這個時期是親朋好友、鄰里之間最佳的“蹭飯”時機。
“往常,這個時候已經有附近的村民叫去吃殺豬飯了,但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請。”勐戛鎮村民老孔對記者說,今年可能是豬肉價格好的緣故,許多農戶不舍得殺,加之還沒有到吃殺豬飯最“熱”的時候,所以今年還沒吃上一頓殺豬飯。
記者了解到,勐戛村共有1471戶人家,其中保持殺年豬習俗的農戶每年有400來戶。而今年由于受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很多往年保持殺年豬習俗的農戶,都在豬養大后趁市場價格好時將豬賣了出去。“據目前在村里了解的情況,今年還繼續保持殺年豬的可能也就100多戶。”當地人說。
因受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今年勐戛鎮勐穩村殺年豬的農戶也會減少3成。不過因為香腸、臘肉是老百姓自家吃的東西,所以今年就算不殺年豬,農戶也會在年前到市場上采購一些豬肉回來灌香腸和腌制臘肉,當然和往年相比,數量會有所減少。
在勐戛鎮勐旺村,村民對殺年豬的習俗相當重視。“今年殺年豬的農戶會適當減少,但不會少很多。”村里人介紹。
紅河
朋友邀請吃年飯到了才知沒殺豬
進入臘八以來,紅河州蒙自、個舊、開遠等地的城里人都明顯感覺到,今年的殺豬飯比往年少多了。
往年自進入臘八后,蒙自、開遠等地的城里人,很多都會接到鄉下親戚朋友的邀請,前去吃殺豬飯。受邀的人,多會買上兩箱水果、飲料、牛奶,帶著前去吃殺豬飯。特別是離城區稍近的村寨,殺豬飯更是特別熱鬧,村寨里每到下午飯點,路上都會停滿城里來的車輛。可是今年,開遠的李女士覺得邀請吃殺豬飯的少了,至今只去過了兩家。要是在往年,她和老公在臘八后可是天天都有殺豬飯吃的。
4日晚上,開遠一企業經理何先生受邀帶著家人到離城約五公里遠的一個村子里吃年飯,事實上,這家人今年根本就沒有殺豬。到了村里,院子里坐滿了十來桌人,桌上也少了最常見的炒豬肝、蒜苗炒瘦肉、五花肉蘸蒜泥、豬排燉藕、豬血旺等這些“標配”的殺豬菜。何先生稱,朋友邀請時也沒有說吃殺豬飯,只說沒有殺豬,就簡單吃個年飯。
探因
殺豬飯為何變少了?
芒市江東鄉也是芒市地區吃殺豬飯比較“熱”的一個鄉鎮。每年年關前,鄉里各村寨殺豬飯的熱鬧景象可謂是一浪高過一浪,在外務工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親朋好友陸續回到村里。殺年豬這一天,遠親近鄰、左鄰右舍、相好的小伙伴等都齊聚到主人家,拉家常、敘友情,豐盛的殺豬飯,吃出了鄉村氛圍,吃出了鄰里和諧,更吃出了城市里漸行漸遠的年味。然而,今年年豬飯的“紅火”也受到了影響,有村民告訴記者,因為村里外出務工人員較多,所以養殖戶很少,每年年關前,村民會一家或者拼著到市場上購買生豬回來殺,因為今年豬肉價格上漲,因此很多農戶會放棄以往購豬回來殺的念頭。
來自開遠的陳先生也明顯感受到今年的殺豬飯少了很多。他說,今年第一次受邀去吃殺豬飯時,席間大家議論起來,由于今年豬肉價格上漲,也導致生豬價格上漲,很多原來養著殺的過年豬,因為生豬販子進村收購,而且價格一天比一天高,就把年豬賣了,很多人家就沒有殺豬了。
在豬價飆高、生豬外銷的大背景下,麗江往年熱熱鬧鬧殺年豬的不少人家改變策略。于是“暗殺年豬”成了當地流行詞匯,殺豬客的驟然減少成當然。
不過,今年殺豬飯變少的原因,除了豬價大漲外,如今村子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經不起辦殺豬飯的折騰勞累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個舊市大屯鎮楊家寨的一農戶說:村子里很少有年輕人了,讀書的人還沒有放假回來,外出打工的人要到年前個把星期才會陸續回家,養年豬本是等著遠方的兒女回來的,如果年輕人不回來,老人年齡越來越大,辦一次殺豬飯還是挺累人的。記者在多個村里看到,如今在農村辦事時,端菜、上酒的人年紀越來越大,很多都是五十多歲甚至七十多歲的老人來招呼客人。客人走后還有一大堆的收、洗等活計要做,確實是非常累人的,很多老人家也就不辦殺豬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