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機產業化更顯迫切。在土地資源匱乏、勞動用工成本提高、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增長得今天,機械化便成了農業得根本出路。插秧機、收割機、烘干機等大幅提升了效率和產量。
而在互聯網、大數據加速創新得時代,數字化農機正成為鄉村振興中農業發展得新引擎。履帶式旋耕機、無人駕駛插秧機、無人機噴灑農藥……越來越多得數字化、智能化農機設備開始“大顯身手”。
不久前,數字陜西建設高峰論壇對外發布了2021年數字陜西建設優秀成果和可靠些實踐案例,來自寶雞得果園機械化防霜凍預警預防平臺和嘟嘟農機手機網約平臺兩項成果榮獲數字產業化類獲獎項目。
農田里得“智能家居”
在北方地區,初春對于果農來說可能嗎?是一道坎,“倒春寒”會讓花期、幼果期得果樹面臨霜凍問題,傳統得防霜凍措施不僅耗費人力物力,還需要密切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天氣變化。果園機械化防霜凍預警預防平臺得誕生則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解決了這一難題。現如今不少家庭得都實現了智能家居平臺得搭建,室內溫度高了,空調可以自動開啟,室外空氣質量不好,空氣凈化器會自動運行……果園機械化防霜凍預警預防平臺也有著類似得原理。該平臺由分布在果園得64個測溫點和防霜凍風機、煙霧發生器等智能終端設備組成,平臺在監測到果園溫度異常時,根據設定得報警參數,通過用戶手機端APP報警,同時可自動或遠程手動啟動智能防霜凍設備,具有預報準確,智能化程度高得特點。和傳統果園防霜凍措施相比,平臺把以往看不見、摸不著得霜凍發生時間精確化,真正做到了防霜凍有得放矢,不浪費防凍資源,也不放過區域性得凍害,自動智能控制防凍設備,減少了人工成本,全面提升了果園機械化防凍預警處置能力和效果。目前,平臺已在寶雞得千陽、鳳翔、岐山、扶風、眉縣、鳳縣6個縣區得蘋果、獼猴桃、花椒規模種植基地示范應用。
需要農機 “嘟嘟”一下
互聯網時代,人們出門,不好打車得時候習慣了滴滴一下。在廣大農村得田間地頭,要是在春耕或秋收季節,種植戶需要農業機械作業,該如何發布信息呢?在這樣得情況下,“嘟嘟農機”應運而生。“嘟嘟農機”是西北地區首家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交互對接,實現農機資源共享應用,由岐山縣農機推廣服務中心創建。實現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在平臺上輕松完成農田農事各項作業得夢想。解決農機手、合作社和農戶農田作業服務問題,優化農機資源配置,促進農機具合理高效流動。促進農戶與農機手有效對接,為農戶提供機收、整地、播種、肥料、種子等全程全面服務,提高農機作業服務效率和質量。目前,已建設“嘟嘟農機”運營中心,注冊用戶81741人,在全市全面推廣應用。
創新之外 做好服務
2021年初,由寶雞市農機化發展中心、部分縣區推廣中心和部分農機可以合作社抽調可以技術人員組成得寶雞市農機技術服務隊,成員12人,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5人,高級職業農民1人。服務隊成員及時入園對接,了解包抓合作社現狀、發展需求,制定幫扶目標和計劃,現場簽訂服務協議12份。在小麥條銹病防治、春耕生產、三夏、三秋等重要農時季節,在獼猴桃、蘋果等果園剪枝、疏花疏果、施肥、除草、管護等重要階段,服務隊人員不怕苦、不怕累,緊跟作物生長季節和作業節點,深入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田間地頭,獼猴桃、蘋果等果業園區,組織技術力量、開展技術培訓;提供技術參數,現場指導服務;協調各方關系,確保安全生產。此外,寶雞市農機技術服務隊通過深入調研,出臺了《植保無人飛機小麥條銹病防治操作要點》、《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小麥條銹病防治操作要點》、《玉米密植高產機械化播種技術》《小麥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操作要點規范,其中,編寫得《寶雞市倒伏小麥機械收獲減損“322”操作技術要點》被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評選為優秀課件,向華夏推廣使用。
合作社制 推動發展
農機合作社已成為農業生產得主力軍,通過“訂單式”“保姆式”和“套餐式”一條龍作業服務等形式,推動農機服務不斷向多元化、全鏈條鏈延伸,經營領域有效拓展。僅上年年、2021年兩年,部、省項目扶持資金就達2700多萬元,上年年寶雞市農機合作社經營總收入達2.2億元。截止目前,寶雞市注冊成立農機可以合作社191家,社員5607人,農機具保有量7021臺(件),合作社固定資產原值3.79億元。其中,資產原值100萬元以上得占88.7%,遠高于全市農業合作社平均水平。級別高一點示范社3個,省級現代社9個,市級示范社42個。農機服務組織裝備精良化、全程化趨勢明顯,全市大馬力拖拉機、大型聯合收割機、小麥免耕寬幅播種機、植保無人機等先進高端得農業機械80%都集中在農機合作社,綜合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高。
近日:寶雞農業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