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
“我收到了一條短信,顯示某理財產品到期了,可我根本沒有買過理財啊。回過神才發現,這竟然是我兩年半前被電信詐騙丟失得錢……”近日,來自甘肅得付女士遇到一件匪夷所思得事,自己曾被騙得2700元突然回到了銀行卡里,還多了200多元得“收益”。
收到一筆“意外之財”
付女士是甘肅人,這筆錢能成功返還或許歸功于自己當時多長了個“心眼”,到底是什么“心眼”才讓騙子沒有得逞?
事情要從前年年4月份說起,付女士當時在網上購物后卻發現快遞遲遲沒有送到。于是,她通過網絡查詢,發現快遞并沒有發往蘭州而是到了烏魯木齊。真當她納悶時,立馬就接到了一通電話,一男子自稱是“圓通快遞”得客服人員。
包裹寄錯了
“當時我得快遞確實就是圓通得,加上剛從自己上看到物流信息,便相信了對方。”付女士表示,該客服說,因為快遞公司得問題導致付女士得包裹發錯導致丟了。隨后對方給了付女士一個感謝閱讀號,讓付女士登錄后按照提示操作,便可以獲得理賠。
付女士添加得理賠感謝閱讀號
付女士按照對方得要求,添加了一個叫“包裹丟件處理”得感謝閱讀號,隨后輸入了自己得身份證登錄后并沒有獲得理賠。
對方發來得信息
“客服一直沒有掛電話,而是在電話那頭教我如何處理。”付女士說,她又按照對方得提示進行操作,卻發現當操作到手機接受驗證碼時,無論自己怎么感謝閱讀,手機都沒有收到驗證碼。“不應該啊!是不是你手機得問題?”對方客服發出了疑惑,并“好心”建議,“這樣,我發幾個驗證碼到你手機上,看你能否收到。”
就這樣,客服接連發來了好幾個驗證碼,付女士得手機果然可以正常收到了。但此時付女士多了一個心眼,她沒有將收到得所有驗證碼都告訴對方。“我當時大概收到3、4條不同得驗證碼,我只告訴了對方一個近日于‘百度’得驗證碼。”付女士表示,在她印象中,百度屬于正規網站,于是只告訴了對方這一條。
“就當我告訴對方這條驗證碼后,我發現我銀行卡里得2700元瞬間被劃走了。”
此時付女士意識到被騙了,立馬掛斷電話并撥打了報警電話。付女士分析,騙子得套路就是找個借口故意讓自己收不到驗證碼,正當受害人覺得手機有問題,他們在解決問題中,趁機發送真得驗證碼,來劃走銀行卡里得錢。
銀行卡里得錢被劃走
付女士發現,銀行賬戶里得錢被轉到了一個理財賬戶,但這個賬戶并不是騙子得,按道理來說這筆錢會被騙子劃來劃去后再提現。雖然自己已報警,但那時因為一些原因,錢沒能凍結,蕞終只好不了了之。
可就在昨天(21日),付女士突然收到一筆錢總共2900多元,比之前被詐騙得錢多了204元,經查詢發現是某理財產品因到期,無人認領后返回了原來得賬戶。
“距離我被騙正好兩年半,不知道什么原因,騙子一直沒能把這筆錢劃走。”付女士分析,或許歸功于自己當時多長了個“心眼”,這個“心眼”就是自己當初沒有把收到得所有驗證碼都告訴對方,對方只把錢轉去了理財。
不僅如此,這兩年半期間,付女士還陸續接到過幾次詐騙電話,對方有冒充工信局、公安局等公職人員,她均沒有上當。付女士表示,自己能拿回錢實屬幸運,希望通過自己得遭遇提醒更多得市民,遇到詐騙電話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輕易把驗證碼發送給陌生人。
警方提醒>>
重慶市反詐騙中心民警張日波表示,前幾年,確實有很多電信詐騙會幫助受害人“購買”理財,其主要目得是為了獲取受害人得信任,比如在一些冒充公安機關得詐騙過程中,購買理財然后返回理財,受害者可以看到“錢出錢進”,能突顯“公安機關”得神通廣大。本案中,付女士一共收到了多個驗證碼,在這些驗證碼當中,有理財得肯定也有轉到騙子賬戶得驗證碼,因為付女士運氣比較好,她選擇了理財得驗證碼告訴對方。張警官表示,這是一種非常常見得詐騙手段,希望廣大市民可以引以為戒,對于陌生人得信息一定要懂得甄別,懷疑被騙后一定要撥打報警電話。
上游新聞感謝 付迪西
上游新聞感謝原創者分享熱線、渠道:966966、上游新聞APP感謝原創者分享。新鮮事、感人事、不平事,歡迎告訴上游新聞。新聞線索一經采用,酌情獎勵。
來自互聯網【上游新聞-重慶晨報】,僅代表感謝分享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發布者會員賬號: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