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想不通問題的香港年輕人不妨讀讀這封信
近日,亂港分子內訌,多個自稱“勇武”的暴徒組織瓦解。典型的如擅長投擲汽油彈的“火炬小隊”,由于成員陸續被捕,又被暴徒懷疑是警方臥底,7日宣布解散。香港情況在好轉,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想不通問題癥結所在。知非把幾天前看到的一位美國戰地記者的文章推薦給這些年輕人。
文章是美國戰地記者安德烈?伏爾切克寫的,發表在《中國日報》上,本來就是一封寫給香港青年的信,但我想很多香港年輕人未必看得到。這位記者曾經在中東、剛果、克什米爾等戰亂地區采訪,這次來到香港進行采訪后非常感慨!
為何感慨?也做過多年戰地記者的知非其實和伏爾切克先生有著同樣的問題,“為什么?為什么這些憤怒和暴力是你們生活的一部分?你們的生活真的那么糟糕嗎?”
如果是筆者這樣的內地人士發問,想必會有不少香港年輕人輕蔑地駁斥,生活不糟糕就不能憤怒嗎?我們用“和理非”手段提出訴求有問題嗎?如果你們真是和平理性非暴力,那就聽聽旁觀者也是閱歷非常豐富的伏爾切克先生怎么說。
“你們生活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根據評估,香港的‘自由指數’甚至高于大多數西方國家。你們享受著干凈的自來水資源、快捷的網絡,便宜的公共交通。你們擁有豐富的文化生活,海邊還有大型的公共設施。當然,香港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地方。雖然房價偏高、就業前景不容樂觀,但是香港仍然是一座獨特且迷人的城市。”
但為什么?是什么事情,讓你們突然間變得憤怒和沮喪?伏爾切克先生覺得,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好好談談”。
△安德烈·伏爾切克
伏爾切克先生注意到,示威者多次揮舞著多個西方國家的旗幟。他因此想問,“當你們揮舞著英國國旗時,回想起英國人對香港的統治時,你們是否還想到了人類歷史上一些最可怕的罪行?”
作為香港人,理應了解香港的歷史,也應常識性地知曉一些世界歷史。伏爾切克先生因此這樣寫到,“當你們揮舞著英國國旗時,你們是否想起當年被英國統治的香港,你們是否還想到人類歷史上一些駭人聽聞的罪行?在世界各大洲,大英帝國謀殺、侮辱、侵犯和掠奪了數億人。成千上萬的人淪為奴隸,他們的身份和生活都化為虛無。”
還有示威者在香港揮舞著美國國旗,伏爾切克先生對這些人希望美國把自己從自己的國家里救出來很是不解。
“我看過你們的教科書,書中抹黑中國、頌揚西方。你們是否曾被告知美國國旗的含義?旗幟上的星星和線條,代表著被殺害的數千萬人、‘被強暴’的民主制度和被壓迫的言論自由。又或者,你們只是閱讀路透社和其他西方新聞機構提供給你們的信息?你們了解這些事實嗎?當你們揮舞這些旗幟的時候,當你們的‘領導人’正在從美國和歐盟機構收受賄賂時,你們可曾想過手中接過的資金可能沾染著鮮血?”
這位戰地記者曾在全球各大洲的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工作過,報道過幾十個國家的戰爭和沖突,親眼目睹了阿富汗、敘利亞、伊拉克和哥倫比亞的命運,深知所謂“顏色革命”不過是西方國家引發的可怕的暴亂。
伏爾切克對中國和西方國家都很了解,他直言:“看到這些天你們當中有些人在香港揮舞著西方國家的國旗來侮辱中國政府,西方國家有著世界上最有力的宣傳方式,它們有能力扭曲事實、顛倒黑白。但是說實話,有能力并且真正有意愿幫助香港解決問題的是中國政府。”
這位直面過各種亂局的記者說出他的結論:“你們真的認為華盛頓、倫敦或者柏林真心實意地愿意幫助香港嗎?我確信他們只想破壞中國并且繼續統治世界。”
在信的最后,伏爾切克寫到,在與那些憤怒地揮舞著黑色橫幅和美英國旗的人交談后,他認為這些人對世界的現狀了解得太少。他們也不愿接受不同的觀點,他們選擇用暴力面對理智,這完全不是民主的做法。他建議說,“我們認真談談民主的定義,談談到底是誰做了更多傷害世界的事?是中國還是西方?當然,我做好了隨時和你們討論的準備。”
伏爾切克先生給香港年輕人提了幾個簡單的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有多少國家受到了中國的攻擊?有多少國家遭到了西方的攻擊?這僅僅是一個非常簡單且明了的統計。有多少個國家遭到中國的地面轟炸被徹底摧毀?那么又有多少個國家被西方轟炸呢?”
作為一個旁觀者,伏爾切克先生的話語是真誠的。他堅信,香港是美麗的、不可分割的中國的一部分。他愛香港,他愛中國,他準備盡最大的努力來證明這一點。不知看了這封信后,想不通問題的香港年輕人會不會有所思考?我想,伏爾切克先生是期待有回信來和他探討的。
(文|知非)
點擊進入專題: 聚焦香港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