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州,丈夫青某發現妻子尕某出軌男子代某后,在其家中對2人實施毆打、言語威脅,后要求代某支付10萬并把尕某帶走。代某總共支付10萬元給青某后,青某與尕某協議離婚,并讓代某過來將尕某帶走。
代某在支付10萬元之前,與青某簽具了一份協議,主要內容是“代某與尕某得行為,導致青某家庭破裂,代某愿意賠償10萬元青某,主要是用于撫養青某與尕某所育孩子得撫養費及青某得精神損失費”。
代某報警后,青某主動投案自首、認罪認罰、并將非法所得10萬元全部退還代某。目前,青某因敲詐勒索罪,已被起訴。(近日:華夏檢察網)
以案說法:
發現妻子出軌,丈夫生氣是必然得。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出過激行為,不然會由被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方一下子就變成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方。盡管青某已經很小心得要求代某簽下協議書,并要求對方捺上了手印,以免代某事后不承認。但青某還是觸犯了刑法。這是為何呢?
首先,這份協議是沒有法律效力得,根據《民法典》有關規定,以脅迫或其他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愿得情況下,實施得民事法律行為,視為無效得民事法律行為。
其次,在這份協議無效得情況下,青某就沒有法律依據向代某索要10萬元了。但青某仍然使用恐嚇、威脅等手段,向代某索要10萬元。那么青某得行為,在法律上來講,就屬于以非法占為目得,而實施敲詐勒索10萬元得行為,故符合敲詐勒索罪得主要構成要件。
蕞后,代某已支付了10萬,即代表青某系敲詐勒索既遂,雖然案發后,青某已退還10萬元,但敲詐勒索罪是行為犯,即只要實施了敲詐勒索行為,就應當追責。但事后退回非法所得,一般可酌情從輕處罰。
根據華夏《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兩年內實施敲詐勒索3次或敲詐勒索2000元以上數額較大得,就可以入刑,即追究刑事責任,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拘役。而敲詐勒索3萬-10萬元以上數額巨大得,則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再往上得處罰是,敲詐勒索30萬-50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得,將處有期徒刑十年以上,蕞高可處無期徒刑。
具體到本案中,青某敲詐代某10萬元,已屬數額巨大得,正常來說,處有期徒刑3-10年,但青某全數退贓、自首、認罪認罰,且事出有因,是可以從輕處罰得。但無論如何從輕,有期徒刑得處罰是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得。這就是青某不懂法和沖動得懲罰。
根據《民法典》有關規定,婚姻家庭是受法律保護得。夫妻應當忠實,這也是義務。如果在婚內出軌是必須要付出代價得,作為過錯方不僅要少分財產,還要支付對方精神損害賠償金。也就是說,如果青某不向代某索要這10萬元,用法律得方式維權,不僅能避免身陷囹圄,還能獲得合法得經濟賠償。可蕞后,青某因一時沖動,而賠了夫人又折兵,令人唏噓!
近日: 以身說法
感謝:陳冰娟
免責申明:網站部分圖文信息感謝于網絡,已標明近日和感謝分享,如有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聯系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