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下午放學后,福建省南安市第五小學六年級學生許辰晨都會來到學校聲樂室練習吹小號,并與其他同學一起練習大合奏,授課教師是學校外聘得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得China三級演奏家陳漢機。
該校校長黃金華告訴感謝,這是學校面向學生提供得高質量課后服務,現已開設基礎類、科技類、體育類、音樂類、書畫類等33個社團。
為了不讓“每一個有需要服務得孩子落下”,不讓“每一所學校掉隊”,南安市出臺了《南安市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學校列出服務菜單,由學生根據需要自主申請課后服務項目。
據了解,目前南安市義務教育階段有347所學校,課后服務覆蓋率百分百;參與學生17.8萬人、參與率89.32%;參與教師1.15萬人,聘請校外可以人員297人。
課后服務項目如何構建才能發揮育人功能,助力學生個性發展,形成品牌特色?南安市教育局要求各校采取“可以輔導+個性定制”方式,即以作業輔導、答疑解惑、閱讀指導為主,以班級為單位,統籌安排校內自愿參與得可以教師集中輔導;分層推進個性化項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南安市實驗中學教務主任陳開明介紹,學校在課后服務中不僅提供體育鍛煉和綜合實踐類項目,還提供由學生自愿報名得數學、物理等學科作業輔導服務,“打亂班級分層、分班,由名師答疑解惑。”
南安市官橋中心小學將全鎮19所完小分為ABCD四類,設定各校特色項目得“保底”要求。各校根據情況,精心打造一個多樣得課后服務包。
在師資緊缺情況下,如何保障課后服務品質?南安市教育局局長陳少波說,南安市支持各校采取“專任教師+高等院校師生”“專任教師+民間藝人”“專任教師+文藝工感謝分享”得方式組建課后服務師資,鼓勵學校根據本校辦學特色、學生特點、師資情況等,為學生量身定制課后服務內容。
同時,南安市教育局還建立了動態監測機制,由片區責任督學進校園進行隨機視導,及時反饋視導結果。
據介紹,南安市財政每年預計撥款650萬元補貼課后服務,其中400萬元用于補貼建檔立卡家庭子女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50萬元補貼課后服務經費不足得80所小規模學校,確保有需求得學生人人可參加課后服務。
《華夏教育報》2021年12月27日第3版
感謝分享:通訊員 郭志賢 葉東杰 本報感謝 黃 星 龍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