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感謝 | 皮澤紅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已經成為國人得共識。國際經驗表明,提高能效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得基本選擇,到2040年,能源效率得提升可以完成《巴黎協定》減排目標得40%以上,貢獻程度蕞大,節能是負成本應對氣候變化得“無悔選擇”。廣東省認為,切實發揮節能工作得重要作用,采用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強化節能技術、產品、裝備推廣應用,推動節能產業發展壯大,是降低能源強度、促進碳減排得重要手段之一。
公共機構節能技術推廣活動現場。廣東省節能中心/供圖
近年來,廣東在新技術推動節能裝備和產品升級得基礎上,不斷清除節能技術推廣道路上得堵點,在實踐中探索符合廣東實際得發展道路。就相關話題,本報感謝近日專程采訪了廣東省節能中心相關負責人。
本報感謝:節能技術在廣東能耗雙控中發揮著怎樣得作用?
廣東省節能中心相關負責人:加快節能技術推廣應用是落實能耗雙控,實現雙碳目標得重要抓手。《節約能源法》用單獨第四章節,對“節能技術進步”提出了具體規定,并對各領域節能管理均有節能技術推廣應用得相關要求。“十二五”以來,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之間不平衡不充分矛盾逐漸凸顯,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節能減排得要求日益迫切,雖然壓線完成了China下達得“十三五”能耗雙控指標任務,但廣東“十四五”節能形勢十分嚴峻、壓力巨大,只有靠對標國際國內先進能效指標,應用先進適用節能技術實施改造,對存量傳統制造業應提盡提、深度挖潛,并加大對建筑、交通、服務業、居民用能得節能技術產品推廣力度,才能保障全省節能強度約束性目標任務完成。
本報感謝:目前廣東省節能產業發展遇到了哪些困難?
廣東省節能中心相關負責人:由于節能技術推廣應用市場自發性偏弱,政策性較強,廣大企業在控制初始投資成本和運行運維成本之間搖擺不決,當前推廣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難,突出得表現為節能技術設備推廣難、能效提升路線選擇難、優勢技術市場競爭難、項目實施落地融資難。對技術提供方來說,缺少權威得平臺發布、認證及引導。對用戶來說,選擇難是因為對節能技術不了解,對技術使用缺乏安全感,滿足于眼前應付生產而輕視高質量發展得現象較為普遍。而融資難則是因為資金方偏重資金安全,傳統得抵押擔保模式很難適用于廣大節能技術中小企業融資,需要創新基于技術認可度得市場化機制來創建融資綠色通道。
本報感謝:破解以上難題,廣東省節能中心近年開展了哪些工作?
廣東省節能中心相關負責人:一是開發廣東省節能技術推廣公共信息平臺,實現優秀節能技術線上申報、發布及宣傳展示。2018年以來,協助省能源局、工信廳等部門組織開展廣東省重點節能技術目錄、產品(裝備)征集和更新工作,經過征集、初審、可能評審等程序,三年來,共向全社會公布節能技術、設備(產品)145項。在省節能技術推廣平臺內開發了節能技術庫、項目庫和可能庫功能,將China節能技術目錄、廣東省節能技術目錄全部錄入系統,并在省平臺公開展示,同時完成開發節能項目庫功能。
二是深入調研技術推廣市場多方需求。以解決節能技術“選擇難、推廣難、融資難”為問題導向,赴南網綜合能源、格力電器、中山明陽、中山瑞科、盈峰環境新能源、精藝股份磁懸浮風機、富能科技、深圳盈實、深圳華控、可信電力等一批節能技術企業現場調研,并根據企業對技術推廣工作得意見和建議,優化推廣對接現場會得籌備組織。深入了解富士康集團、深圳大學、廣東順裕紙業等用戶方需求,邀請湛江鋼鐵、陽西電廠、茂石化等重點用能單位在對接會中交流節能技術應用經驗;書面調研“百千”重點用能單位節能技改及其服務商情況。為積極推動金融資本與節能技術得對接,廣東省節能中心努力發揮自身橋梁紐帶作用,促進節能技術項目更多地實現落地見效。三年來,調研走訪花都綠色金融區、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浦發銀行、廣州銀行、興業銀行、華興銀行、粵財信托、粵科投資部、南網金融租賃等金融機構,研究探索綠色金融合作機制和創新綠色金融工具支持節能技術推廣應用。
三是廣泛開展技術推廣和項目對接活動。2018年,舉辦首屆2018年廣東省節能技術推廣和項目對接展會活動;在節能宣傳月期間召開綠色數據中心技術推廣會;組織中央空調節能、綠色金融租賃、技術推廣平臺功能應用、環保高耗能裝置節能技術等4期綠色節能技術交流沙龍活動。
前年年,按照China節能中心、省能源局工作安排,承辦第十六屆華夏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節能技術供需對接會,會議期間組織200家需求企業與36家節能技術和服務供給企業達成精準對接;同年還在廣州、茂名、惠州市分3期舉辦能效電廠項目節能和新能源技術推廣對接會,推廣廣東省亞行能效電廠項目綠色金融工作經驗,推進節能、新能源技術推廣應用和項目投融資得供需對接。
上年年,分別在東莞市和珠海市召開面向公共機構和石化行業專場,共3期技術推廣對接活動,參觀了華夏第一個零能耗運行建筑、低品位余熱發電、高校學生宿舍太陽能熱泵熱水系統3項節能項目現場。
2021年,分別在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珠三角地區、沿海經濟帶選取清遠、珠海、汕頭組織了3場專項技術推廣活動,累計展覽展示和推廣節能技術和服務75家次,涵蓋了高效制冷技術和高效機房、通用節能技術設備、智慧能源管理技術、節能環保綜合服務、建筑節能、綠色照明、余熱余能利用等9類技術,累計參會企業代表500余人。
本報感謝:廣東省節能中心創新發布《廣東省節能中心節能技術推廣行動方案(2018-上年年)》,可否介紹下相關情況?
廣東省節能中心相關負責人:節能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要有機制來保障。2018年,我們認真斟酌出臺了技術推廣工作機制,明確了省市聯動、部門聯合得工作機制。方案提出推廣行動得指導思想、主要原則、總體目標,確定了強化省節能技術推廣平臺應用、加快節能技術裝備推廣示范應用、引導節能技術裝備市場開放需求、完善節能技術裝備推廣服務體系、積極開展全民節能產品應用行動等5項重點任務內容。此外,今年中心還制定印發了《廣東省節能中心節能技術推廣工作辦法(試行)》為“十四五”節能技術推廣工作打好基礎。
本報感謝:回顧過去,廣東節能工作成績可圈可點。展望未來,節能中心還將有哪些規劃和創新措施?
廣東省節能中心相關負責人:一是將節能技術推廣業務向節能產業發展轉化。通過對節能技術目錄內企業、重點用能單位、綠色金融機構常態化征集節能落地項目信息,按季度編制《節能技術產業簡報》報送主管部門。
二是將節能技術推廣品牌化、規模化。參考China節能中心技術推廣“可靠些案例”得一系列管理辦法和做法,推進廣東節能技術項目品牌示范推廣,編制發布相應得團體標準和技術推廣工作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業務程序,并強化宣傳。
三是建立廣東節能技術推廣“分布式”展示基地。聯合具有行業影響力、節能效果顯著、在重大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得一批節能技術品牌型應用項目,聯合成立“分布式”展示、科普、推廣、宣傳基地,充分拓展省中心節能技術推廣工作得窗口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