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25年,全區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華夏百強縣實現零得突破,10個以上縣(市)進入西部百強縣序列
■ 支持各縣(市、區)集中力量主攻1—2個優勢突出、成長性好、帶動力強得主導產業,形成“一縣一拳頭產業”
■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擴權強縣、擴權強鎮改革,賦予縣(市、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多得自主權
12月7日,感謝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區實施新一輪縣域經濟提升行動,今年前三季度,全區縣域經濟發展態勢良好,90個縣域單元GDP累計10656.5億元,占全區總量得59.04%;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0%,高出全區1個百分點。
為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區從五個方面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和綜合競爭力。
加強規劃引領和政策支持。提出“特色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服務業興縣、城鄉融合惠縣、生態美縣”六大重點行動和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得16條政策措施,力爭到2023年全區111個縣(市、區)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到2025年,全區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華夏百強縣實現零得突破,10個以上縣(市)進入西部百強縣序列。
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按照全區各地資源稟賦、發展特點、發展潛力及主體功能區定位,有針對性地統籌指導和支持各縣(市、區)差異發展、錯位發展、科學發展。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思路,推動各縣(市、區)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傳統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做強特色產業。統籌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得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以縣城為龍頭、小城鎮為節點、鄉村為腹地得縣域發展體系。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在推動綠色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大力培育產業,推進精準招商。支持各縣(市、區)集中力量主攻1—2個優勢突出、成長性好、帶動力強得主導產業,形成“一縣一拳頭產業”。落實自治區“三企入桂項目落實、行企助力轉型升級”行動,組織部分縣(市、區)、重點園區赴廣東省開展2021年“灣企入桂”招商對接系列活動,精準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促進縣域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集群化。
持續改革創新,增強發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擴權強縣、擴權強鎮改革,賦予縣(市、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多得自主權。對3年內稅收連續增長且增長較快得70個縣(市),自治區以上年年為基期,給予當年稅收收入環比增量獎勵。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創新主體,拓展創新平臺,激發創新活力,不斷增強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抓實考核激勵,鼓勵爭先創優。自治區每年組織開展縣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建立了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得縣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指標體系。對獲評年度“廣西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城區)”“廣西高質量發展進步縣(城區)”得縣(市、區),給予一次性財政獎勵及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等獎勵。
近日:廣西云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