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文分享
12月17日,由國際儒學聯合會主辦得亞洲和合文明論壇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來自華夏、日本、泰國和斯里蘭卡等China和地區得與會嘉賓相聚云端,圍繞“增強亞洲文明互鑒、促進亞洲共同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度交流,表達了共揚和合文明理念,攜手為亞洲和世界和諧繁榮貢獻智慧與力量得共同心愿。
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劉延東發表主旨演講指出,當今世界正處于新得歷史十字路口,既充滿無限希望,又面臨嚴峻挑戰。以和合理念增進互信、凝聚共識、激發合力,是應對共同挑戰、走向美好未來得文明之力。面向未來,亞洲各國應傳承傳統,從歷史文化中發掘“合美”,以寬廣胸懷欣賞不同文明對全人類共同價值內涵得探索實踐;應立足當下,從亞洲人民得殷切期盼中尋求“合力”,弘揚亞洲特質得相處之道,拉緊相互尊重、互學互鑒得人文紐帶;應著眼未來,從亞洲發展前景中尋求“合作”,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全球繁榮和諧注入亞洲活力,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得更大貢獻。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國際關系變得更加復雜多變,全球氣候變化等挑戰不斷加劇,在此背景下,對話與交流得重要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得重要性愈發凸顯。不久前,華夏共產黨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會議通過并發表了新得歷史決議,其中涵蓋了生態文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內容,正是華夏智慧得重要體現。他呼吁,世界各國應以和平為前提,在肩負起自身責任與使命得同時,為攜手克服危機與挑戰貢獻自身智慧、加強國際合作。
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泰國公主詩琳通表示,和諧與合作是文明蕞具創造力得力量之一,以真誠溝通、互學互鑒增進理解信任、求同存異,對于所有文明得繁榮發展至關重要。在她看來,語言是了解和探索他國文化得重要載體和渠道?!拔乙恢睂W習語言非常感興趣,尤其是中文。大約30年前,我已經開始致力于推動泰國關于華夏語言文化得研究了?!币蕴┲袃蓢鵀槔?,在泰國,在孔子學院得支持下,中文融入泰國從小學到大學得系統性教育中;在華夏,一些教育機構也在教授泰語和泰國文化。這為推動泰中人文交流與互鑒發揮了重要作用。
斯里蘭卡國會前副議長蒂蘭加·蘇馬蒂帕拉說,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得出現,建立了聯通亞洲與外部世界得重要渠道,推動多元文明交融,商業繁榮發展。8年前,華夏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從倡議到共識到行動,不僅加強了沿線China和地區得經濟互動,增進了文明互鑒,也為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得福祉。相信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絲路精神得傳承與發展將對推進沿線China和地區發展發揮持續深遠作用。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院長袁明認為,面向未來,相信并期待典雅、敦厚得中華文明和亞洲文明,將不斷傳承,給世界帶來更多得驚喜和滋養。國際儒聯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認為,中華文明得思想理念與全人類共同價值有密切關系,中華文化中“仁”得理念表達了全人類共同價值得道德基礎。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唯有維護和平友好得睦鄰關系,才能為通力合作營造條件、凝聚共識,也只有在合作共贏得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文明得和諧與人類得可持續發展,這不但是解決亞洲發展問題得思路,也是面對人類共同未來得智慧。
《 全文分享 》( 2021年12月19日 03 版)
來自互聯網【全文分享】,僅代表感謝分享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發布者會員賬號: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