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道”?伏羲畫先天八卦,掛在那里以示人。廣成子當年告訴黃帝說: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赫赫發乎地,肅肅出乎天。就是說“道”,發乎地,出于天。孔子曰:君子終日乾乾,終日乾乾反復道也。說得是讓我們每天和太陽在一起,向陽而立、積極進取。
而在浩浩湯湯得歷史長河中,“道”一直被譽為是養生之法。“道”,位于天地育萬物;“道”,載日月生五行;“道”,善集造化而頡超圣凡;“道”,處卑微而大尊貴,居幽暗而至高明;“道”,既可以細如沙塵,又大包天地。
都說“佛經”五千余卷,也說不了處;《中庸》三十三章,也說不到窮出;《道德經》五千余言,也說不到極處。那“道”究竟是什么?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它,就是炁(qi)=能量,所以《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黃帝內經》說: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字,據說“道”字是黃帝身邊得大臣倉頡子當年所造,倉頡子造這個字深隱玄蘊,“道”字先看兩點,左點為太陽,右點為太陰,似太極陰陽相抱,在天為日月,在地為鳥兔,在人身為兩目,在修煉為回光返照也。接下來寫一字,乃是無極一圈。此圈在先天屬乾,易曰:乾圓也。鴻濛一破,其天開也。圈折為一,易曰:乾一也。經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圣。儒曰:惟精惟一;釋曰:萬法歸一;道曰:抱元守一。就這個“一”字,玄妙無窮。而下面會寫一個“自”字,言這一字圓圈,日月團團,乃在自己身上。儒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上下合在一起,是一個“首”字,首者,頭也,代表修行乃人生首要之大事。蕞后一個走之旁,宇宙萬物,循環往復,宇宙法輪自轉,在我們身體里面,叫做河車自轉,這就是“道”這個字。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不可盡言皆自己如此。